|
|
12月12日,市民徐女士接到“中国移动10086”发来的短信,称其移动手机号码积分可以兑换现金。徐女士按照短信提供的网址进行链接并按要求输入自己的银行卡号和密码后,卡内5000元现金被转走后发现被骗。同一日,市民李先生收到“工行95588”发来的短信,称其网银将于次日失效,请登陆后短信提供的网址进行升级,随后,李先生卡内的5万余元现金被转走后发现被骗。
12月23日,记者走访市公安局裕安分局了解到,这些所谓的客服短信其实都是犯罪嫌疑人用伪基站发布的诈骗短信。犯罪嫌疑人用伪基站发布的短信附带的链接后面就是一个诈骗陷阱。一旦点击了链接,犯罪分子便在他们的手机后台植入木马软件,手机登录到所谓的“移动公司”网站,里面显示要求输入姓名、电话号码及银行卡账号,并声称公司将把话费直接充入对应的银行卡内,用户只要按照其要求输入卡号密码就上当了。
短信诈骗其实已经被广大市民所熟知防范,可为何近期市区却连续发生数起冒充中国移动或工商银行客服发送短信诈骗的犯罪呢?
市公安局裕安分局责任区刑警二中队的民警祝遵发告诉记者,以前的诈骗短信在冒充移动10086、工行95588等客服热线时,通常都会在号码前后加个前缀或者后缀,市民只需稍一留神就会发现其中的区别。而现在用伪基站设备发出的诈骗短信可以做到与犯罪嫌疑人想复制的号码一模一样、一字不差,让普通市民基本无法辨别。
此外,祝遵发介绍说,公安机关在办案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个新问题,犯罪嫌疑人利用伪基站设备发出的诈骗短信会自动归类在市民手机中未删除的短信分类中。例如,某手机中有之前95588工行发送的客服信息10余条,这时收到冒充的该号码诈骗信息时会自动紧贴出现在之前的短信之后,十分具有迷惑性。
12月24日,记者从中国移动六安分公司获悉,近期确实有不法分子使用伪基站设备伪造10086号码发送“积分兑换”等信息,诱导用户输入银行卡号及密码,从而盗取银行账户资金。对此,工作人员表示,移动公司设有移动官方网站供用户兑换相应的物品或话费,不存在兑换现金且需要输入银行卡号及密码的形式,要求此类操作的都是不法分子发送的诈骗短信。
据了解,此类短信诈骗一般为团伙作案,反侦查能力较强,分工较细,有组织和职业化特征明显。市民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账户、密码、支付宝账号等,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