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舒城县法院审结了一起退伙纠纷。两人合伙投资经营一服饰公司,中途“散伙”。遂双方达成了协议,并约定由继续经营者支付退伙一方17万余元。但这笔退伙资金始终未到位,遂引诉讼。
2012年6月份,宋某与刘某合伙经营舒城县某服饰有限公司。双方合伙经营半年后,经协商,该服饰公司由刘某经营,宋某退出合伙经营权,并且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约定:刘某给付宋某退伙资金17万余元,公司的债权和债务由刘某承担。后因双方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经当地派出所调解,刘某已给付宋某1万元,约定剩下16万余元于2014年元月付清。到期后,刘某仍然未履行给付义务,宋某遂诉到舒城县法院要求刘某给付下剩款16万余元及逾期付款利息直至欠款实际付清之日。
法院认为:原、被告合伙期间自愿、平等协商解散合伙,并签订解散合伙协议,该协议是原、被告是原被告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规定,合法有效,双方应当按照协议约定的内容履行义务,故被告负有向原告给付退伙资金17万余元的义务。经催要,被告仅给付1万元,属于不完全履行义务的行为。原告起诉要求被告支付下剩退伙资金16万余元,法院予以支持。因双方未约定逾期付款利息或违约金,故对于原告要求被告支付逾期利息,法院不予支持。遂依法律之相关规定,法院判决被告刘某于判决生效后五日内给付原告宋某退伙资金16万余元。(文中为化名)(朱秀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