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6月、8月和11月,国务院分三批取消125项由国务院相关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认证,预计到今年底将基本完成减少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自职业资格证书制度1994年被明文写入劳动法起,围绕职业资格认证产生了大量报考者和培训机构,跟风“考证”未退烧,那么,这项改革会不会给当下的“考证热”降降温呢?记者进行了采访。
考证群体:有个证心里安 在就业压力下的今天,大学毕业生早已不再是昔日众星捧月般的骄子,在不少年轻人看来,多本证书成为了提高自身含金量的手段之一,增加找工作时的“砝码”。 “当初就是抱着多本证书多份心安的想法,才去考了营养师证、人力资源师证。”工作四年多的市民孙丽娟说,自己上的大学是省内一个普通的二本院校,大学期间有一阵子同学中流行起“考证热”,不少培训机构也轮番来学校开展讲座,听了几轮讲座下来,自己也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考证”一族。“自己买书做题、旁听讲座、报名考试。当时主要是觉得自己是文科生,就业压力较大,在找工作过程中,多一份不同领域的证书,应该会多些优势。”此外,她还考了普通话、计算机二级、初级会计等证书,“可上班后发现,这些证都在抽屉里‘睡大觉’。” “有总比没有强”成为不少热衷于考证的年轻人的想法,如今,驾驶证也渐渐被不少大学生“收入囊中”,暑假、寒假期间常可见放假的大学生报名学习驾驶证的情况,徐磊就是利用大二的暑假期间考取的驾驶证。“我在外地上大学,只有寒暑假才回六安,去年夏天终于把驾驶证考到手了。”在徐磊看来,随着经济发展,买车的人越来越多,会开车将会成为年轻人的一项必备技能。“虽然这几年内都不会有买车计划,可我有了驾驶证,找工作时就能有备无患。”
书店:资格技术类书仍热销 俗话说,有需求就有市场,记者走访市场发现,资格技术类图书在实体书店及网上书店都占有相当地位。日前,记者在金安商城附近的一家书店看到,书架上满满当当的都是各类考试书籍,除了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以及考研书籍,剩下的就是各类资格考试以及职称考试用书了。店老板告诉记者,店里最好卖的就是各类考试用书,“除了公务员考试书籍就是这些资格考试用书最好卖,英语四六级、会计资格、司法考试、执业医师、建造师等书都有不少人来买,最受欢迎的就是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书籍,好多大学生来买。”记者随后又来到新华书店,发现资格考试类用书也在书店内占有相当比重。 在当当、亚马逊等网上书城,考试类书籍更是被书城划为单独一个类目,会计、执业医师、执业护士、一级建造师、电气工程师、证券从业等等一应俱全且销量不低。
招聘者:综合素质更重要 那么,“考证热”的背后是否是市场的实际需求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更留意证书的质量及其与相关岗位的匹配度。 安徽千盛家居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任朱先生告诉记者:“以前我们招聘员工时也喜欢在招聘门槛上要求有一些资格证书,可是后来发现不少有这个证那个证的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很差,反而是一些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一来上班就直接能进入状态,省了不少心,所以我们现在招聘更重视人的综合素质,对证书的要求反而低了。” 一些应聘者自身也对“考证热”抱着不认可的态度。正在找工作的陈敏告诉记者,为了毕业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大学期间她考了教师证、英语四六级、普通话、计算机二级等证书。结果求职时,不少公司只是在初审简历时会看这些证书,面试时还是看综合素质,感觉自己大学四年辛苦考的证并没起到太大的作用。(记者 方吉杰 邱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