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西山里有一种野蒿,很香,常在农历二三月间长出嫩芽,青色嫩叶上毛茸茸的,嗅起来有芳香,人们叫它毛香。将翠嫩的毛香捣碎成泥,掺和在糯米粉里,做成墨绿色的毛香粑,香气四溢。别说吃,闻了就教人垂涎欲滴。 经查证,毛香学名为鼠麴(qū)草(又称鼠曲),在安庆地区细叶的称为水曲,宽叶的称为毛香。 毛香粑做法大概和包子差不多,捣碎的嫩毛香和上籼米粉,以及少量的糯米粉,加水适量,放在一起用手揉和,到软硬适中。便可以像做包子那样,包上预先调制好的馅,再放进蒸笼里蒸上20分钟左右。掀开锅盖,一股毛香特有的香味便冲鼻而来,墨绿色的毛香粑看上去水灵灵的。是岳西人春天最喜爱的一种美食。此款毛香粑不入围舌尖上的中国,实为可惜!
自从上周在妙道山再次吃到了毛香耙,一下勾起了儿时的回忆。孩提时,全家住在农村老家,奶奶妈妈们每到阳春三月,必做这种美味可口的粑,记得那时家里只要做了毛香粑,每天三餐饭我都很少吃饭,只是用筷子顶着一个毛香粑就从厨房跑开了。毛香耙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不仅是美食,也代表了儿时的生活跟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