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2015年第一季度就业失业动态监测分析报告》近日发布,从报告来看,当前我市企业用工还是有点“渴”,而在结构性矛盾的影响下,“招工难”和“就业难”在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存在。
企业用工还是“渴” 报告显示,一季度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较上季度均大幅增加。进场招聘单位提供岗位54909个,进场求职人员为39321人次。与上季度相比,需求人数上升39730人,求职人数上升27873人。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人数增加5821人,求职人数增加10807人。一季度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之间的比率为1.4(表明每100个求职者可选择的岗位有140个),较上季度上升了0.07个百分点。 一季度,我市60家企业用工监测样本点计划招聘员工8464人,需求比2014年4季度增加2809人,增长了49.6个百分点,其中,普工需求占主体地位,占总需求的84.2%。一季度这60家监测企业实际共招聘2759人,缺工5705人,缺工人数占到需求总人数的67.4%,在缺工的人员中,普工占比也是最大,占缺工总人数的87.4%。
员工跳槽现象频发 从产业需求来看,今年一季度,第二产业用工需求最大,占总需求的54.84%,其中,制造业需求仍居首位,占总需求的30.74%;从各类用人单位的需求来看,企业是就业的主体,需求人数占全部需求的90.14%。而从求职人员构成情况看,新成长失业青年、本市农村人员、就业转失业人员三类人员是求职的主力军,分别占总求职人数的31.92%、24.43%、13.65%,三者合计占总求职人数的7成。 一季度60家监测企业共流失员工4564人,其中1月份流失930人,2月份流失1352人,3月份流失2264人。报告分析,因受传统春节因素影响,不少在职员工纷纷选择年前年后离职跳槽,因此2、3月份企业流失人员最多。一季度流失人数前3位的行业分别是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其中,受经济下行的影响,部分企业效益出现下滑等原因,一线普工岗位流动较为频繁,部分企业甚至存在流失人数大于实际招工人数的现象。
结构性矛盾仍存在 从一季度分析报告看,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结构性矛盾仍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招工难”与“就业难”同时并存的现象。这表明当前人力资源市场上仍然存在有些行业求才若渴,招兵买马难;有些行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出现一岗难求的尴尬局面。 求人倍率,是劳动力市场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如果求人倍率数字大于1,说明人才供不应求;如果求人倍率数字小于1,说明职位供不应求。一季度,以“机械加工人员”为例,一季度岗位需求人数为4731人,而求职者仅有2382人,求人倍率高达1.99;而“行政办公人员”的岗位需求仅有449人,求职者却高达1837人,求人倍率仅有0.24。 报告还指出,受春节因素影响,第一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两旺,在经历这一高峰后,第二季度将逐步回落,特别是外出转移就业人员在第二季度将逐月下降。(张晓芳 记者 储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