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674
  • 回复3

[六安民生] 咱大六安姓白的不在少数,连他们也不知道自己高贵的血统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26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咱大六安姓什么的都有,姓白的更不在少数。你的身边有没有姓白的朋友?赶紧转给他们看看,因为,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高贵的出身啊。
   小掌君前段时间游览人间仙境横排头,瞻仰苏家埠战役纪念塔,正准备拾阶而上,却发现路边草木隐映之处,有一座坟墓铭文甚多, 小掌君一时好奇,拨开荆棘一看,没想到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这个秘密,是有关六安白氏家族的。

  铭文上写着——元曲大师白朴后裔墓志:白朴是我国戏剧史上卓越的戏曲作家,著名的元曲四大家之一。他的重孙白锦因避兵灾于明建业四年(公元1402年)由南京迁至六安,是白氏之始祖也。他的后裔相传数千余人,上至朝廷三品,下至七品知县,代代层出不穷。

  原来这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重孙之墓!此墓引起了小掌君足够的兴趣。于是小掌君查阅资料,采访苏家埠一带白姓群众,追根溯源,终于考证出六安白氏家族与两位大文豪的关系。
  小掌君联系到在苏州工作、原籍苏家埠的青年诗人白荣森,白荣森说,六安的白姓多集中在苏家埠的白家庵村,关于白朴与白家庵的关系,他只是听到一些传说,自己并不清楚。大概在他读高中的时候,村里来了一位台湾的学者。这位学者名叫白宋毛,祖籍六安。他参观了白氏宗祠,采访了部分村民,回去后写了一本《白朴后人今何在》的书。按照白宋毛考证的结果,六安白氏为白朴后人是确定无疑的事。

  小掌君于是拨通了白家庵村的电话,接电话的人说自己并不清楚这一段历史,也没有听说过白朴。几经辗转,小掌君终于从石板冲乡村学究白志发先生那里得到了有价值的信息。白志发说,他关注六安白氏的历史已经有段时间了,积累了一定的资料,《白氏宗谱》(现存六安市裕安区苏家埠镇白氏祠堂)上也有零散的记录。
  白志发说,白朴年少时遭遇鞑子(蒙古)之乱,在南京母子失散,幸得元稹后人、著名诗人元好问出手相助。史书对白朴的人生经历记录详细,但81岁以后他到底去了哪里,却没有任何记载。按照《白氏宗谱》的说法,晚年的白朴从南京迁往寿县,他的次子在寿县安家落户后,他又来到淠河边的苏家埠,在白家庵买田置业,颐养天年。后来他去寿县探望次子,最终在寿县辞世。据说,白朴的墓地就在寿县,但具体在哪里,已经无从考证了。白朴的长子一家在白家庵繁衍生息,耕读传家,至今已近700年。如今仅仅在白家庵以及附近村落,就有4000余名白姓群众,其中男丁2200余人。

  白志发认为,白朴是白居易的后人。二者都是山西人,而且在唐朝时白居易与元稹就是世交,元代的白朴父子与元好问也是好朋友。白朴的剧作有许多直接源自白居易的诗作,例如《梧桐雨》与《墙头马上》都是如此。
  经过白志发的介绍,结合网络资料和史书资料,小掌君可以得出结论:六安的白姓,是白居易和白朴的后人。两大文豪的后人在六安,你可不能小瞧身边姓白的朋友啊,说不定他遗传了老祖先的文学才华,一不小心拿了个诺贝尔文学奖,到时候咱大六安人也要跟着沾光呢。

相关链接: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说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15-4-26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百家姓前几个姓翻出来的名人估计也够论坛几页了。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6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我表示不做评论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6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姓白的,貌似我身边的人都木有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