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寿县三觉镇董埠村部分村民向我们栏目反映,济祁高速公路在途经该村董埠粮站到石三公路交汇处,原先高速设计的跨路桥,现在却改为下挖式跨路桥,如果下大雨,排水肯定不畅,将会影响大家出行。
接到群众的反映后,记者来到寿县三觉镇董埠村董埠粮站到石三公路交汇处,看到高速公路的路基已经基本完成,就等待修建跨路桥了。跨路桥采取下挖式施工,已经挖了有一米多深,坑里有不少积水。在采访中,村民们告诉记者,本来这里按高速公路设计的是在村道上架设“跨路桥”。可镇村干部擅自改动此“跨路桥”位置,将此桥移到村书记住家附近村道,原图纸设计的“涵洞”位置上。又通过拉关系征得当地施工项目部同意,把董埠村需要修建的“跨路桥”改建为“涵洞”。后来百姓意见非常大,为了降低高速公路路面高度,又采取下挖式“跨路桥。”一旦遇到暴雨天气,容易造成积水,严重影响大家出行。
村民:原来是大庄村,现在和董铺合并了,就叫大庄子,也就刚修好,原来应该在董铺那,这是村里搞的,是由村书记和镇党委副书记,这个下面是三个村民组啊。我们那边有十个。我们那个桥要下挖一米多深。我们那边十个重灾区,一旦水上来了,下面就成河了,我们那边下一步也修跨桥。
村民:我们担心下挖后,是蓄洪区水走不掉。现在挖有1米5了。10个村民组还有一个粮站,是我们村的主要通道。
村民:担心第一个不公道,第二个我们这条路排水没地方排,本身这边稍微起点水,水就上来了,原来的涵洞小,砸过一次了。村民:你下挖不会只挖这一块,肯定要挖到我们门口的,有斜坡,以后家家都有车啊,还有小孩子肯定不方便,排水也不好走,要求不让他们下挖太深,最好是不要下挖,1米5太深了,有人深了。
在采访中,记者就村民们反映的问题来到当地村和镇上进一步核实相关情况。相关负责人一致表示,下挖式跨路桥进过多次实地测量和论证的,绝对不会造成地面积水,影响村民出行,请广大村民配合高速公路施工。
记者首先来到董埠村委会,书记杨绪清告诉记者,该村董埠粮站到石三公路交汇处前期已经修建过一次跨路桥,由于高度不足4.2米,已经在村民的强烈反映下,被施工方推到。现在按照4.2米高度,下挖70公分,准备重新施工,可部分村民仍然强烈反对,导致施工一直停滞不前。至于村民们反映镇村干部擅自改动设计,根本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寿县三觉镇董埠村总支委员会书记 杨绪清我们也搞不清楚,老百姓说是我们来操作的,我们没这个权操作,下一步也是修桥,高度4米2,宽度6米,要下挖70公分,老百姓不放心就是下挖容易造成积水,还有人造谣讲70公分不止,当时我们和村民代表签的都有字,排水通畅,不会造成积水问题。
杨绪清表示,作为村一级负责人,他只负责高速公路外围和村民们沟通协调,设计施工方面的事情,镇里有专职领导和高速公路方面进行对接。随后记者又来到镇ZF和济祁高速公路项目方进一步了解情况。三觉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孙良利表示,跨路桥采取下挖式设计施工,是经过多次实地测量论证的,绝对不会造成积水,影响广大村民的出行。
寿县三觉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 孙良利原来是3米5,后来老百姓要求4米2,但上面路面不能动啦,路面一增高不是一千万、两千万的事情,下挖70公分后,向西141米处放缓坡,下挖70公分后,向南318米处有排水渠,排水渠的渠底比我们下挖70公分后,还要低2.47米,路渠还有排水全部都安排好的,绝对不会积水,原来是3.5米,县里面,交投集团都过来看了,设计院的现场过来看了14次,现场量14次,与群众沟通,也跟群众解释清楚了,大部分都明白了,只有一下部分不了解,现在下挖其实只有70公分,现在挖的深是下面做基础的,老奶奶们不了解,我们把基础做好之后,你们看。
采访结束时,镇村干部也表示会继续和部分持反对意见的村民加强沟通交流,争取取得他们的支持,恢复跨路桥施工,让老区人民的致富路——济祁高速公路早日通车,造福人民。(来源:直播六安 记者 文世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