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161
  • 回复5

[六安事儿] 金寨县一超市保安受邀到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处担任主讲嘉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4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月14日,余述凡受邀到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处担任主讲嘉宾,为学生们讲授大别山民歌课,而余述凡并非六安科班出生的音乐人,在日常生活中,他的身份是六安市金寨县一超市保安,年过半百的超市保安为何收到国内最高音乐殿堂聘书?
QQ截图20150514094943.png



       耳濡目染结缘民歌  勤奋好学让民歌萦绕山野

  余述凡,六安金寨人,1960年出生。小时候,余述凡随父母由金寨梅山镇下放到山区农村,由于母亲曾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师”宣传队较有名的红军歌手,那时,她能演唱很多红军歌曲,从小耳濡目染,余述凡五岁时候便能完整的演唱数十首红军歌曲,而那时候的红军歌曲很多都是由大别山民歌填词而来。

  1971年,余述凡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常常与乡亲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山区农村文化生活贫乏、单调,喊一声山歌,唱一曲小调便是山间乡民的一种娱乐,聊以慰藉枯燥的山区生活。田间地头、深山老林,总会听到山歌萦绕。从小喜欢唱歌的余述凡便跟着山区的长辈们学习这种原生态的民歌唱法。“大别山民歌只有调,没有什么曲谱,词就是随意填。这种唱法都是口传心授,没有其他学习途径。”余述凡说。为了更好的学习这种民歌,余述凡拜师大别山区民间歌手汪贤清、马朝珍,经常步行十多里山路向两位老师学唱《慢赶牛》,数年下来,余述凡能熟练的按照《慢赶牛》即兴演唱要求,即景填词。

  曾经工友眼中的“神经病” 如今问鼎当地“歌王”

QQ截图20150514095116.png

1981年,余述凡被招工分配到金寨县二建公司,成为建筑工人,“我大姨、大伯和姥爷都是红军,母亲还是红军宣传队员,会唱很多红歌和民歌。我打一两岁、咿呀学语开始,就学唱歌……”这种可随意填词,没有“章法”,性起时余述凡张口就来。很多一起打工的工友没法理解,以为他是“神经病”。后来,余述凡下岗后,开过三轮车,如今在金寨县一家超市当起了保安,每天工作10小时,工资1600元,没有任何保险,但无论到哪,他歌声依旧。

  2008年,余述凡被安徽省文化厅批准大别山民歌省级传承人。2009年余述凡获中国大别山民歌歌会原生态唱法一等奖。被金寨人民誉为“金寨歌王”。

  走进高等学府 依然忧愁路在何方?

  2015年5月14日,余述凡受邀到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处开设的《原生民歌的传承与研究-大别山民歌》课程中担任主讲嘉宾。真正民间口传心授方式来传授纯正、地道的大别山民歌,“唱了一辈子,现在年轻人不爱听这个,但这个是祖辈留下来的东西,失传了太可惜”。余述凡说,但生活的现实也让余述凡感到力不从心,他一睁眼面对的便是一天长达1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1600元的收入,无保险的生活现状,“想唱,但更多没时间练”余述凡说。

QQ截图20150514095251.png

《手扶栏杆调》、《十二月花名》、《慢赶牛》、《十二月探干妹》、《山歌本是古人唱》……这些他信手拈来的民歌曲调,只有在舞台上,他可以敞开胸腔唱一唱。

  如何把大别山民歌传承下去,他没有更好的答案,毕竟褪去舞台上的光环,现实生活中,他只是一位超市保安。(来源六安新闻网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15-5-24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起来好牛逼的样子哦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4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话:是金子到哪都能发光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4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搞滴不丑来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5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咱大六安的骄傲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5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牛掰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