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针对近期中东呼吸综合征来袭,特别是我国广东省确诊1例输入性病例的情况,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目前中东呼吸综合征尚无特异性治疗措施和疫苗,了解该病基本知识,做好预防是关键。
“中东呼吸综合征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等急性重症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病例会出现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慢性肺疾病及免疫功能不全患者是感染的高危人群。”从市疾控中心反馈的信息来看,目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已公布了中东呼吸综合征诊疗方案及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诊疗方案指出,中东呼吸综合征只有与患者密切接触,才可能通过唾液、体液传播,虽然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措施和疫苗,但可防可控,市民无需恐慌。
“传染病有三个要素,传染源头、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只要做到了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那么传染病是可防可控的。”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治科科长吕勇表示,目前国家已采取了相关措施严防病毒携带者进入我国。作为普通百姓,我们能做的就是要了解疾病的性质、疾病是如何传播的以及如何防止其进一步扩散等相关知识,提高对危险因素的认知。尽量避免前往疫情发生地,如果确需前往,差旅人员要采取积极的个人防护措施。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有呼吸道感染症状人员;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外出时佩戴口罩,并尽可能减少逗留时间;尽量避免前往动物饲养、屠宰、生肉制品交易场所以及野生动物栖息地,避免直接接触动物及动物的排泄物。此外,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尤其在咳嗽和打喷嚏后要彻底清洗;保持均衡饮食,充足休息,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动物产品,年龄较大人群、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尤其应当注意自身健康。中东呼吸综合征潜伏期为2至14天,旅行中或回国后如出现发热、咳嗽、气短及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疾病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时请向医生告知近期国际旅行史,以便及早作出诊断。(记者 李珊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