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971
  • 回复1

[房子的事] 天量库存下房价还上涨背后的秘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3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概稍有些经济学常识的人,都会对这样一条规律耳熟能详——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商品价格会下跌。


但是,国内一些重点城市的楼市正在交出相反的答卷。最新的统计数据告诉我们,5月70个大中城市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出现上涨的达到了20个和37个,分别比上月增加了2个和9个。


难道又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了吗?这种局面十几年间因为反复上演,导致人们总是不自觉地复盘历史。但是,在上涨的城市中,除了深圳由于多重因素效应叠加导致供不应求外,其他城市无一不背负巨量库存。


这一违反经济学原理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1、重点城市楼市供应机制发生了根本改变。在一个高效的市场环境下,供给和需求的匹配关系无障碍,再生产通道弹性自然。


但如今国内重点城市普通住宅的这一管路已经出现了“肠梗阻”。随着土地价格一路上涨,开发商拿地的成本越来越高,导致未来的产品趋于高端化。也就是说,未来除了一少部分保障房外,在重点城市核心范围内,开发商会越来越少地开发适合一般工薪阶层的产品了。


眼看未来供应会出现短缺,惜售心理占据上风,眼下这点存货怎会轻易降价呢?何况大开发商本身流动性相对持续。于是,他们现在争相改变商业模式。像保利地产,在年初就提出不再将提高周转和扩大规模作为首要目标。这个画外音就是说,快速走量相对不那么重要了,关键要挣钱。所以,从开发商的角度看,降价的动力明显不足。


而在三四线城市,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小,最重要的是那里的中小开发商资金实力较弱,因此很容易选择降价这条路。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未来不同类型城市房价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2、楼市渐次进入单品时代。大量事实告诉我们,楼市已经告别了短缺时代,目前进入存量房时代。此轮救市中,二手房成交一直高于新房,也验证了这一趋势。


在存量房时代,每一套二手房就成为了一个个非标准化的单品,它的定价主要取决于位置、商业配套和装修水准,甚至是过去的历史等等,我们很难找出两套一模一样的二手房。


相对来说,二手房大部分位于主城区,条件优越的更是稀缺,像学区房就是这种类型。买卖这些具有附加值的二手房,如果不是特殊时期(比如开缴房地产税),一般成交价很难下降。


3、商品房成交结构变化拉动房价。在目前统计范围中,商品房既包括普通住宅(144平米以下),也包括豪宅(144平米以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这一轮救市,释放了大批改善型需求,势头大大压过了初次置业的刚需。这其中,中高端产品占据了一定比重,由此为成交均价提升做了贡献。


不过,这种脱离了市场规律的上涨,目前正显示出一种背离,那就是购买力的后继乏力。在北京这个典型的一线城市,5月无论是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成交量均出现了回落。6月,这一趋势仍在延续。


数据显示,6月第一周,北京商品房成交1862套,环比上周下滑14.9%,二手住宅成交3674套,环比上周下滑21.11%;第二周,商品住宅仅仅成交了1587套,环比上周又下滑14.77%。


在社会薪酬水平并未明显上涨的情况下,房价的上涨明显得不到支撑。所以,可以预见在目前机制下,未来楼市交投必将再次归于沉寂,从而也会为这轮救市打上一个虎头蛇尾的标签。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15-6-29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至少我看六安的房价想往下降就有毫困难,都等吧。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