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不久,正值市区一些初中学校的报名入学时间,警方竟从学校查获了一批假户口本。笔者了解到,持假户口本的基本是农村户口的家长们,为的是能让自家孩子上城区的学校。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让孩子能上一个好学校,家长们可谓殚精竭虑,从农村来到城市全身心地陪读、购买学区房……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家长们办假户口的行为固然违反了法律,但在指责这一行为的同时,更应该看到中国家长尤其是农村家长的教育“难言之痛”。
我市日前就《六安市新型城镇化试点实施方案》进行征求意见,拟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如果此项户籍改革政策能够顺利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能够按照就近入学原则,统筹安排在公办学校就学,这一举措将有力地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
虽然如此,教育资源浪费和优质资源稀缺并存的现象依然存在。一边是农村学校“空巢”现象日益加剧,另一边却是城市学校人满为患,门槛越来越高。如何合理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均衡化仍是摆在教育主管部门面前的当务之急,否则,“办假证”永远不会成为个案。(汪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