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寒门出贵子”开始流行,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所谓的成功人士,几乎无一不是寒门出身,走的都是“同质不同量”的成功之路,都是不断的拼搏与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的条件,最后走向了成功……但是她,却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孩,如同她的名子。
最是“书家”能致远 侯益明,女,安徽省亳州人,是皖西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生,2012年考入皖西学院,从此开始了大学四年新的征程。因为父亲是硕士研究生毕业,母亲又精于国学,这样的家庭里,候益明自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别人惊羡于她的博学,这其实也不足为奇。在父母的影响下,她一步步的走向知识的灯塔,如她自己所言:“我之所以爱看书、爱学习,很大程度上受了父亲的影响,自己是文科女,数学一直不好,但是父亲在工作之余还会自学数学,然后再给我补课,而母亲则是在一旁安慰,平复我的心绪。”她还补充道,自己之所以会选择法学,其实与姥姥有着莫大的关系,祖孙二人经常在一起看《今日说法》,久而久之,自己对法律就有了深厚的感情。
学之无境,玩而有度
如果用几个词来形容候益明,那一定是理性、天真、活泼。
有时候思考问题,她沉默如山;有时享受生活,嬉笑怒骂,不拘一格。或许因为自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所以她对于“present”有着深刻的理解,一是礼物,二是现在,在他的生活中,现实就是最好的礼物,是上天最好的馈赠。好好的把握现在,其实就是在珍惜自己最好的礼物。但是当许多人过度的沉迷于现在,急功近利,而她却努力的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求平衡的支点。
当别人看到她的资料时,或许会惊叹:“哇,好厉害啊,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自学考过托福,2013年国家级奖学金……”,面对这些荣誉,面对其他人的追问,她的回答永远是微笑,然后再来上一句:“其实这些奖项我以前做梦都没有想过,这也算不上什么,世界这么大,我们与外面相比,还差得远呢!”由此可见,侯益明不仅仅在努力的学习,还极力的主张“要开眼看世界”,不断地与时俱进。
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只懂得工作的人,侯益明在学习之余,也经常跑出去玩,她自己说除了边远的地区没去过,足迹几乎遍布整个中国。每次出去,一定要找到当地的小吃街,从这头吃到那头,遍尝美味;还有就是当地的高校,武大、南大、东南大学等一系列的学校都跑了个遍,曾经为没有听上易中天教授的讲座而倍感遗憾,曾经因为发现自己与其它高校学生的差距而郁郁不乐,然后再奋发图强。她就是这样,一边在努力的学习,弥补差距,一边又在尽情的玩乐,无拘无束。
用行动撑起出国梦
学的实在,玩得精彩。这或许可以概括她的大学生活,然而面对一个不太容易满足的人,所有的一切都只是暂时的,在自学考过托福之后,又进入了司法考试的准备中,起早贪黑,默默耕读,而做这些只是因为她的出国梦,但有时候面对许多的法律条文而毫无头绪,她会选择发泄,比如坐在路灯下面默默的哭,然后听着电话那头父亲的安慰,好朋友的鼓励,每哭一次,她的心里就会多了一份自信、一份坚定,因为她明白,无论怎样,自己背后都会有人在支持。
或许是因为从小受到的教育,因为“走南闯北”的经历,她具有开阔的眼界。纸上得来终觉浅,这是她在推荐表中给自己的评价。尤其是在法院实习,他学到了很多,法律审判是一个非常注意细节的环节,一步错,则可能满盘皆输,有时候甚至会关系到人命,所以在生活中,她一丝不苟,凡事都亲力亲为……
诸多的实习中,她学习到了很多,自身也在不断的提高。她对自己从来都是严要求、高标准。在自己取得了很多荣誉之后,并没有骄纵,而是更加的努力,并且不忘鼓励后来的学妹学弟们一定要有自己的方向,在大学,要把时间“浪费”在该“浪费”的事上。(皖西学院大学生通讯社学生记者 江龙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