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不仅有为纪念抗战胜利的调休放假,还有中秋节,且中秋过完没几天国庆长假也将来临。“开学季”遇上“多假月”,一些学生家长有了疑虑:“放假太多,对孩子会不会影响太大?”市民又怎么看待呢?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幼童:初入园常常不适应 “本来小宝就是刚上幼儿园,还没适应呢又放假了,现在我一离开就哭。”对于家长李燕来说,这段时间为了哄女儿去幼儿园,一家人可费劲了心思。原本在9月1日时,她已特意带着女儿提前到小区的幼儿园适应生活,“小班其实是7号才开学。提前带她去看看,为的就是想让孩子适应适应,一开始她还挺兴奋。可没几天放假了,再开学时候送她去,她就老闹情绪,大哭大喊不要我走。”面对女儿的不适应,久而久之李燕也产生了焦虑,但碍于自己要上班,只能“狠心”将孩子交给老师。
对此,皋城之星幼儿园园长盛亮告诉记者,小朋友初入园时会有“入园综合症”,中、大班的同学在学期初不想到幼儿园上学的情况司空见惯,家长无需太过焦虑,只要跟老师做好沟通与对接,这些情况都可以迎刃而解。“这一代的小朋友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一下子从家庭个体关注的环境转换到老师集体关注的环境,难免会有不安全感,从而造成‘入园恐惧’,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都要做好先期修课,减轻孩子对幼儿园的陌生感。”
盛亮建议,如果家中有将要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家长可以在学期开始之前就先带孩子去幼儿园参观一下,熟悉幼儿园的人文环境,从而让孩子的心里有一个对新环境的展望。“一般来说,小朋友们在一到两周之内都会适应幼儿园新环境,如果超过两周还不能适应,家长就要去跟老师积极沟通,让老师对孩子个别关注。”她说,家长要以激励、关心和温和的方式对待孩子的入园情绪,不要表现的过度焦虑。
小学生:玩耍后“恶补”作业 放假时轻松,可作业都完成了吗?一想到这个问题,有些只顾着愉快玩耍的熊孩子的脑袋不免就“轰”一下炸了。
“9月3号到5号放假,作业5号晚上10点多才补完。”说起上二年级的儿子,市民张先生忍不住抱怨,原来暑假里为了让儿子放松,并增长见识,他们就带着儿子去北京、上海旅游了,没想到开学了儿子的心还收不回来,每次让他写作业都磨磨蹭蹭,这次假期的作业也是最后“恶补”的,“老师让每天默写5个生字,我们花费了大半天时间,一次性默写完的。”
解放路小学教务处副主任范德俊告诉记者,今年的九月比较特殊,开学便迎来抗战胜利日公休假,让孩子们在长假之后迎来小假,往往会有部分学生还沉浸在假期的宽松气氛中难以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家长可以适当地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并陪同孩子一起对新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一次规划,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状态。此外,看动画片、玩游戏的时间也都需要强制性地减少,以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中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较慢 今年孩子上高二的项女士说,以学习为主的孩子来说,暑假后还没上几天课,9月又是一连串的假,接下来10月份又要放7天假,“放这么多天假,对于学习紧张的高中生来说,会不会对学习进度造成影响?”项女士告诉记者,孩子自制力不强,原本暑假结束进入学习状态时就较慢,这又赶着“多假月”担心孩子跟不上学习进度。
在皖西中学教师方蜀敏看来,中学生与小学生有所不同,学习除了靠父母的监督,还得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我们学校为例子,开学之初我们就跟同学们一起举行了主题班会,请一些比较勤奋的同学介绍学习经验,此外还通过开学考以检查同学的复习情况。高三学生还开了家长会,跟家长进行了沟通。这些方式都是希望能够让同学们尽快地恢复到学习状态。”方蜀敏说,作为家长,首先要知晓学校的作息时间,其次要关注学生在家的状态,跟孩子一起为新学期设定新的目标,帮助学生在新学期补差补漏,找到不足之初,好迎头赶上。(记者 方吉杰 邱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