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市政府研究认为,金川区《九洞湾文化旅游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和深度达到了国家和省市相关规范标准要求,符合金川区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和景区项目开发建设实际,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编制和实施该规划对于推进金川区旅游业加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原则同意批准实施。
九洞湾
一个颇具神秘的地方,
虽然很多人对他还很陌生,
但却非常值得期待!
∨∨∨
九洞湾文化旅游景区,
将成为金昌知名宗教文化旅游圣地!
项目简介
九洞湾
﹀
九洞湾文化旅游景区位于金川区宁远堡镇龙首山下,景区规划总面积49.6公顷,规划区有湿地、泉眼、古树等自然景观,景区核心景点孩母寺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曾是永昌古八景之一,在长久的历史时期内,其独特的“求子礼佛”文化在河西走廊一带影响力颇广,景区内有多处求子遗迹,在民间也流传着丰富而生动的传说。项目建设将结合历史和自然景观,以“朝拜求子、禅修理疗、亲子教育、亲子游乐”为主题,着力打造可朝拜、可体验、可游乐、可静养、可回味的知名文化旅游区。
探秘孩母寺九洞湾景区现状
孩母寺(即亥姆寺),九洞湾文化旅游景区核心景区。位于金川区宁远堡镇向西约17公里处的孩母山,寺因半山洼一石窟中供奉着“孩母娘娘”石佛像而建,并因此得名,这座龙首山支脉的山也因之改称孩母山。
孩母寺曾是永昌古代八景之一。据初步考证,该寺始建于唐代,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至明清时期,有“大雄宝殿”、“三宝佛殿”、“亥母娘娘殿”等大小殿堂7座。上世纪五十年代因故损毁,现在看到的庙宇是在原址上修复重建的,但修复的三重殿宇已初具庙堂气象,歇山式建筑的斗拱飞檐业透出往昔繁盛的气势。
孩母娘娘像——1992年金川区宁远堡镇孩母寺遗址出土,明代文物。高33.4厘米,底宽24厘米。铜铸,结半跏坐。仪态端庄,造型丰满,比例匀称。脸部丰满圆润,耳珰垂肩,璎珞、项饰清晰,衣褶线条转折生动,曲线优美。现藏于金昌市博物馆。
孩母神泉——“孩母娘娘殿”左旁有一自然形成的石窟,俗称“求嗣洞”,高十多尺,深阔丈余,洞深处有一泓清泉,终年清流汩汩,石壁佛龛上供奉的佛像温润有光。洞前有一峦,掩蔽如屏,为石窟平添了几分神秘。洞顶石壁常有水滴渗下,落入泉中。求嗣者以手承接,据说“得水珠者得子嗣”,传言多有灵验,以此称为“神水”,孩母寺由此日渐盛隆。鼎盛时期,周边武威、张掖、山丹、民勤、古浪、天祝,乃至内蒙古的信众、参禅香客纷纷慕名前来,礼佛烧香,求子祈福。尤其是四月初八前后,更是摩肩接踵,人声鼎沸。
湿地和古树——走出寺门往前有一株一人怀抱不住的百年老树,西边不远处有一眼泉水汩汩流出,这些神奇的水已流淌了数百年经久不衰。这些泉水在前方十来米的地方形成一个球场大小的方塘,塘中是高过人项的茂密芦苇,空隙处池水清澈能看见数只鱼儿游来游去……很难想像在这戈壁沙漠里荒凉的龙首山里还有这样一个去处,置身在这样一个地方,你仿佛觉得来到世外桃园,忘却了世间的一切。
景区规划
《九洞湾文化旅游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由金川区政府委托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规划》编制工作自2013年年初正式启动,经过多次景区实地调研、采集数据资料、走访相关人员,先后召开不同范围的座谈会5次,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规划》进行了多次修改,并于2014年12月顺利通过了金昌市旅游产业领导小组专家评审。
九洞湾文化旅游景区远景图
孩母寺效果图
游客服务中心、莲花广场
景区还规划了菩提大道、珍宝阁、如意巷、素斋巷等特色项目
景区打造理念
以孩母寺“求子文化”为依托,打造“求子礼佛”为核心主题的祈福纳祥、宗教朝拜旅游。
以求子文化演绎和金川民俗文化为载体,打造民俗传承、文化体验旅游。
以佛教教义为指导,利用规划地稀缺泉水资源和生态湿地,打造禅修养生的度假旅游。
景区将整体打造成为可朝拜、可体验、可游乐、可静养、可回味的知名文化旅游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