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449
  • 回复0

[六安民生] 包粽子:舒城春节重头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1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过大年,体验的是热闹,享受的是快乐,感受的是文化。腊月三十的上午,舒城县春秋乡春秋村,温暖的阳光惬意地洒在家家户户的门前场地和后堂庭院,男女老少正欢快地忙碌着。这时,街坊邻居自发地围拢到村书记王银存家的门前,她们一边闲聊,一边包粽子,好不热闹,也让人们感受到年味越来越浓。

  碧绿的粽叶、雪白的糯米、喷香的肉丁,还有辣椒粉、青蒜、姜、葱等佐料。王银存说,这是包粽子的材料。只见他先洗干净手,接着将青蒜、姜、葱等佐料剁碎,再均匀地撒到糯米里,然后加上新磨的辣椒面、咸肉丁、盐,最后加入适量的酱油与菜籽油进行搅拌。七十多岁的欧礼芬老人是这里年龄最大的老人了,但她的手脚麻利不让于年青人,只见她抽出一片蓼叶,卷出一个圆锥形,用勺子挖三勺馅料,然后用蓼叶将馅料完全包起来,用细绳按照十字形系好,20秒左右就能包好一个粽子,三角形状,翡翠的颜色,精致的只有手心大小,好似经过精心设计的艺术造型。

  三五个年青的妇女好似开展起了劳动竞赛,她们一个比一个包得快,一个比一个包得精巧。更有手巧者,把粽子设计起了别致的造型,有的摆弄成了心型,有的装扮成了巧克力型。她们像仙女一样,一个个粽子在她们手里,就像玩花一样,千奇百态,千变万化。

  约半小时后,一大桌粽子已摆放在大家的面前,像小山一样巍巍拢起。这时,孩子们早就垂涎欲滴要尝粽子了。王银存把20多个粽子和凉水一起下到了大铁锅内,煮粽燃豆琪。一会儿后,旺旺的火苗早把锅里的水烧得沸腾欢笑了。王银存说,可以吃粽子了。

  剥开层层包裹的粽子,一股鲜香味扑鼻而来。我们赶紧尝了一口,咸淡正合适,有着糯米的米香、葱蒜的菜香、咸肉的肉香,多种美味交相组合。只要三两口,一枚玲珑的舒城肉粽就下了肚。

  王银存说,过年了,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这里成为一个传统习俗。为什么要吃粽子呢?事实上,新年包粽子可有一番寓意。“粽”与“纵”谐音,有鲤鱼跃龙门的含意,是高升、发财的好兆头。过年包粽子、吃粽子,有希望子女读书好,老人身体好,家里生活好,来年好兆头的意思。

  王银存说,现在农村的好多习俗都基本简化或消失了,但包粽子的习俗至今仍然存在。过完后年,大批的村里年轻小伙,都会带上几十个,作为特别礼物送给远方的同事和朋友,逐渐地,这也把我们这里的特产和丰俗传播到了外地,被发扬光大了。(陈胜)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