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元宵节,在咱们六安有“正月十五大似年”,“早过十五晚过年”等说法,按照传统每逢这一天,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各种民俗活动五彩纷呈,早餐吃元宵、品饺子,早餐后,或赶会,或观灯,或逛集,或玩乐。然而,如今那些热闹红火的过节场景,有的已渐行渐远,唯独一成不变的是留在我们心中的元宵情结。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因此,吃元宵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 市皋陶文化研究会学术顾问 曹光森:六安人正月十五吃元宵节的习惯由来已久了,旧时称“元子”、也叫“汤果子”。人民往往在吃元宵这一天很早就把元宵包好,有的在里面包上铜钱,如果谁在元宵里吃到铜钱了,就说明他在这一年“流年大利、财运亨通”。 “正月十五大似年”,“早过十五晚过年”,是六安的传统。早餐吃过元宵,才开始赶会,或观灯,或逛集,或玩乐。 市皋陶文化研究会学术顾问 曹光森:就是说过小年开始,到正月十五这半个月的年也过了,节也过了,热闹也过了,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再次团聚,吃一吃。元宵节一过,大家就要各自奔向自己的工作岗位。(也就是说)应该收心了,忙自己的工作了。 元宵节又称灯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市皋陶文化研究会学术顾问 曹光森: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也叫灯节,可见灯是元宵节的最大特色。这一天六安城乡都会结彩棚、搭彩楼、放鞭炮、放花炮、放烟火,非常热闹。人们往往是家门口挂着灯,市口上挂着灯,孩子们随手挑着灯,大人们挑着花灯,锣鼓喧天,彻夜游人不绝。此外在六安元宵节这天往往猜灯谜活动比较盛行,而且这个活动由来已久,每年都要开展。 元宵节传统习俗很多,而且各地也不尽相同,即使在我们六安各县区也有着不同的传统习俗,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看看你家乡的元宵都有哪些习俗。 六安地区的元宵节,市民习惯过早不过迟。在当天还有“炒跳骚”之俗,将瓜子、花生、玉米放在锅中翻炒,据说这样可使家中保持卫生,田里庄稼不生害虫。在农村,当天早晨人们会到附近的庙里抢“红字”,传说抢到红字即使久婚未孕的妇女也会生孩子。 在金寨有上“百子灯”的习俗,这天晚上金寨的一些人家要到一些孤坟上去点上一盏灯,意思是告慰地下的死者,不要遗憾,这些来“上灯”的人都是他的亲戚后代。 霍邱有“蒸馍馍””跑百病”的习俗,农家中午蒸馍馍,晚上菜肴丰富,饭后炒花生、瓜子;正月十六是走亲访友的吉祥日子,称为“跑百病”。 霍山正月十五全家团聚吃元宵,另外还要吃尾巴座子,一些地方还有给亲人坟上送灯的习俗,较大的集镇都要组织玩灯,舞龙舞旱船。 舒城这一天要吃粽子回娘家,按照当地的风俗,出嫁的女儿是不能回家过年的,只能在十五的时候才回家。(来源:直播六安 陈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