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日来,舒城县桃溪中学、柏林职高、石岗中学等安置点内,活跃着一支近40人的大、中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他们在当地义工组织的协调安排下,和工作人员一起,每天在安置点内分装饭菜,搬运方便面、矿泉水,为灾区群众献上一片爱心。同时,省内部分高校的大学生也来到安置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灾区孩子辅导功课,为孩子们表演节目。眼下正值暑假,这些学生们放弃旅游和休息,在灾区安置点里从一件件小事做起,磨练意志,奉献青春,用稚嫩的双手和汗水,浇灌自己一个别样的暑假。(记者 陈力 摄)
7月12日,合肥机电技师学院学生方杰(左一)和舒城县千人桥中学中学高二学生陈强(右一)二人家住同村,假期他俩相约一起来到柏林中学安置点当上义工志愿者。
7月12日,安徽师范大学的学生在当地义工组织的带领下,来到舒城县桃溪中学安置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7月12日,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大学生在为桃溪中学安置点儿童活动中心里的孩子演唱歌曲。
7月12日,参加完高考的舒城一中学生朱文瑞将分装好的盒饭放在一起准备分发给受灾群众。
7月12日,参加完高考的舒城一中学生朱文瑞为受灾群众分发盒饭。
7月12日,中学生志愿者将从城区运到安置点里的饭菜分装到饭盒,方便群众领取。
今年12岁的吴君(左二)是舒城县城关镇第二小学的5年级学生,洪灾后,他随父母前来安置点探望爷爷,父母离开时,他执意留在安置点里当上了一名小义工。
7月12日,今年11岁的舒城师范附小六年级学生石青枫将米饭盛到饭盒里,虽然体格健壮,但在学生志愿者中,他的年龄最小。
7月12日,学生志愿者在安置点食堂内午餐。他们要等受灾群众领完饭菜后,才能吃上午饭。
7月12日,今年毕业于舒城县桃溪中学的九年级学生李会玉帮助90高龄的程增华老人擦去激动的泪水。在安置点内,老人逢人便夸党和政府将受灾群众安排的周到,激动之时,热泪盈眶。
7月12日,舒城县柏林中学安置点内,受灾群众正在领取盒饭。该安置点每天要为2000余名受灾群众提供午餐和晚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