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2092
  • 回复16

[六安事儿] “知了猴”灾后涨身价,沿河群众获益逾千万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5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过去六七年中,六安市苏埠镇沿淠河居住的农民仲夏夜捕捉“知了猴”(蝉)赚取生态财富,仅2015年7月高峰期每晚约收1.5吨“知了猴”幼虫,当月可达40吨,当地农民因此增收400多万元,被称之为“金疙瘩”,本报去年7月11日曾就此现象进行了报道。众所周知,六安市前不久刚刚经历了一场损失巨大的洪涝灾害和今年第一号台风的袭击,位于淠河下游的裕安区苏埠镇还盛产“知了猴”吗?今年收成如何?新安晚报 安徽网记者7月14日再次前往苏埠镇,了解到最新情况。
1 - 副本.jpg
大水还没退完,“知了猴”就开捕了
苏埠镇位于淠河下游,其上游拥有佛子岭、响洪甸等大型水库,绵延迂回的淠河河道两岸富产大叶杨树,成为“知了猴”的高产地,多年来吸引山东等地的收购商前来收购,给沿河群众带来了额外收益。
QQ截图20160715082834 - 副本.jpg
“今年河里还在发大水,我们这边园艺场地势高,老早就开始逮‘知了猴’了。”家住裕安区苏埠镇河西园艺场的张奶奶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说,多年来,她也是逮“知了猴”赚取“外快”的沿河居民之一,她说:“大水刚过去,晚上也没事干,昨晚上两个小时逮了3斤多,40多块钱一斤,卖了120多块钱。”她说,该园艺场家家户户晚上都出来逮,有的户子家人多,逮的也多。

记者采访时得知,苏埠镇沿淠河两岸群众大约从十二三天前就开始捕捉“知了猴”了,因为来自山东的订单来了,苏埠镇这边收购商把收购点延伸到河滩上,一年一度、连续一个月的收购高潮开始了。
QQ截图20160715082820 - 副本.jpg
记者来到该园艺场所属的大叶杨树林里看到,只要是超过成人手腕粗的杨树或桃树,在离地一米多高的树干上,就会缠上一圈胶带,这也是捕捉“知了猴”的关键。

从记者现场走访来看,今年的捕捉规模未见减少。
经历洪涝灾害,“知了猴”减产了吗
那么,肆虐皖西大地的洪灾刚刚过去,当地的“知了猴”减产了吗?

“今年虽然洪水好大,好多沿河人家的房子都被水泡坏了,庄稼也受损失,但这小东西水灾之年好像没见少多少,倒是帮助大家挣几个钱度难关。”苏埠镇下游的韩摆渡镇马家庵园艺场居民刘老汉说。他说,他们逮“知了猴”卖钱是从去年开始的,今年参加的人又多了一些,收购商每晚在路口组织收购,开车来运走。

据刘老汉等人分析说,“知了猴”毕竟是习水性的生物,洪水淹没了树林地面时,它们的成虫就会爬上树梢,躲避洪水,洪水退去后的晚上才下来,这时候正是捕捉的好时机。

为了搞清楚今年洪灾过后的“知了猴”究竟减产了没有,记者联系上苏埠镇第一位“知了猴”收购商、黄承周先生。

据黄承周介绍,仅苏埠镇目前已增加到5家收购商,去年一季大约给苏埠镇及周边沿河群众带来400多万元的经济收益,“高峰期只有十几天,现在已经进入高峰期了,我昨晚收购了大约半吨(500斤),其他几家有多也有少,从收购量上看,今年的产量基本上没受洪涝灾害影响。”他说分析。  
     
至于看不出是否减产的原因,黄承周分析认为,“知了猴”繁殖周期很长,虫卵一般植于树下沙土中,未长成成虫时就处于“休眠期”,而成虫则在大水到来时爬上树,所以根本不怕洪水。其次,他认为,随着近年来的宣传,苏埠镇上下游乡镇沿淠河群众也加入到捕捉“知了猴”的队伍中,每晚也前来苏埠镇出售捕获成果,对本地产量也是一种额外补充。

参与群众更多,六安产值估计逾千万
“苏埠收购知了我是第一个干的,六七年前山东一位姓董的商人来找我,我学会捕捉方法带头示范,然后带动沿河群众参加进来,受益的人很多。”黄承周说。

据其介绍,经过这几年受益和宣传,七月逮“知了猴”成了淠河上下游沿河群众一件经济增收大事,“收购价一开始才十五六元一斤,现在就很贵了,昨晚价格就达到了每斤41元,我收购的一户人家(四个人参与捕捉)最多一晚逮了47斤,当晚卖了1900多块钱,昨天还卖了1400块钱,他家十来天就收入万把块钱了,每晚就逮两个小时,没有什么投资,比打工强多了。”他说。

据了解,如今捕捉“知了猴”卖钱现象已经在六安市淠河沿线“全面开花”,甚至已经扩展到了史河流域的叶集区,只要拥有沙土地和大叶杨,“知了猴”的产量就不会低。目前除了苏埠镇外,下游韩摆渡镇、新安镇,上游独山镇、西河口乡等乡镇沿淠河群众也普遍参与,每天晚上都有人送货到苏埠来,估计仅叶集区、新安镇等地群众每天的捕捉量就达到了四五百斤左右。

据有关人士初步估计,仅裕安区苏埠、韩摆渡、独山及西河口等几个沿淠河乡镇和叶集区沿史河一带乡镇,至少有约1000多户、数千名群众参与捕捉“知了猴”活动,今年一季产值乐观估计将逾千万元,其产值相比往年将“更上一层楼”。

当然,虽然深受洪灾影响的上述沿河地区的群众获得了捕捉“知了猴”挣钱的机会,但捕捉“知了猴”毕竟会给当地生态带来一定程度上的隐忧,虽然目前尚无定论,也未实现人工养殖,仍希望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和研究。via新安晚报   安徽网记者  窦祖军  文|图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16-7-15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大的商机啊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5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天是听不到知了叫唤了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5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500斤等于半吨吗?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5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我也抓过的,原来这东西还能致富么?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5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经常抓这个我玩,也不知道它这么值钱,早知道抓卖钱了,说不定我现在都是富人啦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5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哪有这么多呢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5 10: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5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吃啊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5 11: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处都是商机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