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省委宣传部、省直机关工委、省妇联、省文明办联合主办的省2016年“最美家庭”“最美家庭成员”颁奖典礼在安徽大剧院举办。典礼上,六安经济开发区白鹭洲社区妇代会主任陈传云,作为我市11户“最美家庭”代表之一接受了颁奖。
苦尽甘来,或许是对陈传云经历的最好注释。55岁的她,面对采访,不愿过多地回忆过去,好在,看似柔弱的肩膀,却坚强地撑起了家庭,最终迎来了幸福的时刻。
陈传云(右二)一家人
父亲是一辈子的偶像 作为女儿,陈传云是幸福的,因为她有一个影响其一辈子的父亲。1961年,陈传云出生在原城东乡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虽然条件艰苦,可身为老基层工作者的父亲,却毅然决定,坚持让子女读书。陈传云回忆说:“当时我们村里,能够坚持读到高中毕业的女孩子,最多三四个。”而陈传云就是其中一个。
陈传云告诉记者,父亲当时是村里的团干,虽然不识多少字,可工作踏实认真、一丝不苟,后来还入了党。可因为识字不多,在工作中遇到不少麻烦,也让父亲下决心,不能再让子女和他一样了。当时,一家九口人,爷爷奶奶和子女五个人,压在父亲肩上的担子很重,不过父亲从未因此叫苦。
“要是没有父亲的坚持,我也没有那样的学习机会,所以真的是十分珍惜。”陈传云说。说道父亲对自己的影响,陈传云还闹过小笑话,父亲是党员,她是女儿很羡慕。而当时工作上有子女顶职一说,于是陈传云希望能够顶替父亲党员的身份。父亲则笑着回答说:“这个不能顶,只能靠自己努力争取。”
不愿松开丈夫的手 如果她的丈夫不是他,陈传云的命运是否不会如此坎坷。
高中毕业后陈传云,返乡务农。在他人的介绍下,和丈夫相识,“他人挺不错的,所以很快就结婚了。”1985年,儿子的出生,让这个家庭洋溢着幸福的喜悦。没想到,快乐如此短暂,1986年,孩子还不满周岁,丈夫突发急性肾炎,在治疗过程中,效果不甚理想,恶化成慢性肾炎。
“这是种富贵病,不能干重活、不能受凉受热,一干农活就发病。”陈传云说,此时,她在村里一所小学代课,从未干过农活的她还要挤出时间来打理农田,还要照顾生病的丈夫。“当时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这些过往,陈传云并不太愿去回忆。1990年,陈传云被推选为村里的妇女主任兼计生专干,她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为了给丈夫治疗,陈传云想方设法地筹钱,随着丈夫病情的恶化,家庭负担越来越大,“尤其是后期,双肾衰竭,只能靠透析勉强维持。”陈传云说,虽然丈夫几度被下达病危通知书,可陈传云却坚持着。前后为丈夫治疗的费用,让这个家庭背上了数十万元的债务。
儿子也有坚韧的心 让陈传云欣慰的是,儿子李刚一天天的长大,越来越少让她操心。甚至还能帮着撑起这个负担沉重的家。
娘家、婆家都需要自己的照顾,还有生病的丈夫,繁忙的工作,让陈传云时常力不从心,不过看着成长中的儿子,陈传云又燃起了希望。就像她牢牢记得父亲那句话:“一件事情,不干就不干,要干就要干好。”李刚的身上,同样有着母亲那般坚韧、踏实和勤奋。
李刚高中毕业后,与本科院校失之交臂,毅然选择了去军营历练,考军校。“其实孩子也有自己的考虑,他觉得当兵,可以考军校,那样就能省下学费,尽早给我减轻一些负担。”陈传云说。
在部队里进入军校学习的李刚,如愿以偿,分配至部队后,他并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汶川地震、G20峰会安保、抗洪抢险……每次都少不了他的身影。“他常常跟我说,有人劝他要实干加巧干,可他自己总说不会巧干,就只能实干。”陈传云笑着说。
如今,孩子已经成家立业,婚礼的事同样没让母亲操心,从生活到工作,李刚一直如此。就像他的母亲那样,无论什么事,亲力亲为,努力去做。(记者 刘进 崔世进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