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大雾侵扰的天气时有出现,烟雾蒙蒙,看不清路、看不清人、看不清建筑。在这样的天气下,有些老年人常年惯有的生活方式也不知不觉被雾霾改变。 
   早晨就不遛弯了 
   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等老年慢性病的市民林老先生,多年来一直谨记着医生曾经给予的“迈开腿”医嘱,每天早晨必然要遛弯,坚持锻炼身体。“每天至少两趟,早上出门买菜一趟,中午睡一觉,下午4、5点钟一趟,每次大概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他活动的范围多是小区内健身场地或附近的广场,时常能遇到其他遛弯的同龄人,还会停下来聊上几句。“冬天早晨也出去溜吗?”记者问道,林老先生回答说:“冬天也是,主要不下雨下雪基本上都出去一趟。”积久成习,遛弯已经成为他晚年日常生活的一项“常态”。   不过,这段时间的雾霾天气却令他不得不改变了他早晨出门的这一常年习惯。他说,早晨出门遛弯是为了锻炼身体,可有时在大雾天里走久了,能感觉胸有点不舒服。加上年纪大了之后眼神就不如以前,雾天里视线更不好,也危险。“孩子们总跟我说雾霾天不能出门,新闻里也说了,还告诫老年人早晨的雾霾对健康危害极大,天冷心脑血管发病的意外容易增多,为了我的健康着想,早晨还是不出门遛弯了。”   但锻炼身体的习惯不能取消,不出来憋得浑身不舒服。等到太阳出来、雾散了,他仍然会出门走走,“现在基本上都改下午或者晚饭后了,雾散了再出来。” 
   口罩成出门必备 
   “女儿,上次你拿来的口罩,什么时候再带一些过来。”家住六安大市场附近的张女士最近给女儿打了一通电话,告诉她下次来看自己和老伴的时候,多带几只新的防霾口罩来。近期频繁陷入雾天,老年人也纷纷采取措施,其中被大家“点击率”最高就属佩戴防霾口罩了。   60多岁的张女士说,以前遇到雾天没在意过,也没有戴口罩的观念,可现在不同了,不仅有雾还有霾,对老年人身体健康有危害,“大街上戴口罩的人越来越多了,跟我们年轻的时候不一样了。”如今自己出个门,也要带好帽子、口罩,才放心。   记者昨日走访了市区几家药店,发现进入秋冬季以来,口罩就成了热销品。“来买口罩的多是买防雾霾口罩。”梅山路上一家药房的工作人员说,秋冬以后,不同款式的口罩需求量增多,尤其是可防雾霾的,有的顾客就说是买给家里老人用的。 
   多食蔬果做“清洁” 
   家住龙河路某小区的高女士一向有着去滨河公园锻炼的习惯,不过遇到雾天,她便减少了锻炼的次数,还在日常饮食上做出了一些改变。   “上海青、芹菜、洋葱、白萝卜,还买了梨子、苹果。”翻翻高女士的菜篮子,各种蔬果是“主角”,“多吃芹菜、洋葱对老年人血管好,梨子打算和银耳炖汤,清肺止咳。”在日常所做的菜肴中,她家越来越偏向于清淡些的,主要原因是觉得上了年纪之后要少盐少油,饮食健康些,对身体才好,尤其是雾霾天气里,更是要多吃点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前两天老伴擤鼻涕,有点血丝,就是太干燥了。外面有雾不能活动,在家里呆着不是开空调就是开油汀,要是再总多吃肉,肯定不健康嘛,所以饮食上要有所改变。”   雾霾对于老年人尤其热衷于晨练的老年人群来说,它带来的困扰很直接,但不难看出,它也渐渐改变了一些老年人的生活及消费习惯,纷纷采取措施与“十面霾伏”抗战。(记者 邱杨 来源大别山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