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对小夫妻深夜被毒倒,
 元凶竟是甜蜜又美味的甘蔗。 挑选甘蔗时一定要注意了, 发红变质的千万不能吃! 最近这段时间特别要当心! (网络图片) 吃了根甘蔗,小夫妻深夜被毒倒 昨天,厦门莲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了对小夫妻,互相搀扶着,两人都面色苍白。
 
 小夫妻说,前晚在水果店买了一根甘蔗,回家分食了两截。结果到半夜时,两人开始腹部绞痛、不断呕吐,拉了一晚上。煎熬还在持续,到了白天,二人更是头痛欲裂,只能请假在家休息。夫妻俩昏睡到了下午还是不见好转,只得互相搀扶着来到附近医院就诊。 
 医生详细检查发现,患者的症状很可能是甘蔗惹的祸——霉变的甘蔗中有一种神经毒素,不到0.5克就可以使人发生中毒的迹象,在进入人体后会被迅速吸收,短时间内引起广泛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医生进一步分析病情:轻度中毒后2-3小时发病,会呕吐、腹痛等症状;而中度中毒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症状,比如阵发性抽搐、意识不清等。 
 据此,医生为夫妻俩补充适当液体防止脱水,并酌用药物预防继发感染后,患者的病情终于得到缓解。 
 阴雨季甘蔗易发霉 近期多人中毒 每年春季都是甘蔗上市的时节,水多汁甜让它备受市民喜爱。超市,街头,吃甘蔗的人越来越多。 
 记者了解到,最近,厦门不断有吃甘蔗中毒患者,涵盖各种人群,特别是开始进入阴雨天后,甘蔗更容易霉变,在厦门各个医院,每年这时都会接诊不少中毒者。
 
 原本,春季到清明梅雨季是甘蔗中毒的高发期,但最近雨水提前,所以中毒也跟着提前。 
 小伙伴们 千万不要小看一根小小的甘蔗 一不小心就会致命↓↓↓ 
 医生介绍: 甘蔗重度中毒主要有深度昏迷和癫痫持续状态,常发生血尿等,常因呼吸衰竭而死,或者留下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一、清明蔗,毒过蛇?
 并非如此。 
 所谓 「毒甘蔗」其实是霉变的甘蔗。甘蔗不易长期储存,头年 11 月成熟收割后,在第二年的春季特别容易霉变。 
 人一旦吃了这种霉变的甘蔗,很可能会损伤神经系统,很难完全恢复,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所以,我们完全无需谈甘蔗色变,但也不能吃霉变的甘蔗。 二、如何识别霉变甘蔗?
 霉变甘蔗毒性这么大,学会识别非常重要。 
 如果发现甘蔗变软、瓤部比正常甘蔗颜色深,为褐色或红色,闻起来有霉变味或酒糟味,那么千万不要买,买回来发现坏了也要及时丢弃,不要「舍不得」。 
 另外,也不要买来路不明的甘蔗汁,以防不良商家将霉变的甘蔗榨汁出售,引起中毒。 三、甘蔗怎么挑?
 在挑选甘蔗时,可以选择节不会太过紧密也不会太过稀松的。通常甘蔗皮颜色较深、有光泽的会更新鲜,掂起来较重的也会更鲜美多汁。 
 好多小伙伴在购买时 并不会甚至无心辨别甘蔗好坏 ↓↓↓ 带红、有酒味表示已霉变! 导报记者昨日走访市场发现,基本上每家水果店都有甘蔗出售,但大家在购买时基本上只挑选粗壮的,顺带只问卖家“甜不甜”、“水分多不多”等一些问题,比较少认真观察甘蔗是否发霉的问题。 
 那么,该如何分辨甘蔗的好坏? 厦门市疾控中心工作介绍:新鲜甘蔗质地坚硬,瓤部呈乳白色,霉变甘蔗则肉质软,严重的有霉味、酒糟味及酸辣味,剖面呈淡黄、橘红、棕褐、灰黑色斑,有时可见黑色 霉点或白色菌膜。 市民朋友挑选甘蔗可以注意以下原则:首先检验甘蔗的软硬度,再看甘蔗的瓤部是否新鲜,再鉴别甘蔗有无异味。 
 正常的甘蔗外观色泽光滑,如果甘蔗色泽差,呈灰黑或棕褐色,在末端出现絮状或茸毛状的白色物质,表示已霉变。 
 总结一下,大家可掌握三字原则:1摸:检查甘蔗的软硬度;2看:看甘蔗的瓤部是否新鲜;3闻:鉴别甘蔗有无异味。 
 如果看外观仍然分辨不出也不要紧,在商家剥皮时一定要注意看甘蔗的中心和表皮 ,如果是红心的话千万不要购买。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商家会把变质的甘蔗榨汁出售,这样一来,甘蔗是否红心用肉眼就根本无法分辨,而毒素却一点儿也没减少,所以不明来源的甘蔗汁最好不要饮用。 
 最好买现削现榨的甘蔗,随榨随饮,防止以次充好,避免饮用后发生中毒。如进食甘蔗后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就诊求医。 
 
 一定要当心! 千万不要误食变质甘蔗!来源:厦门第一时间、海峡导报、丁香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