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是全国爱耳日,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桥梁,因此我们都要确保耳朵的健康。那么你知道如何保护耳朵吗? 
 
    今年的3月3日是第18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防聋治聋,精准服务。但事实上,目前大多数人对于耳朵的健康并不够重视。 
   六安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 马俊: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人们对听力的重视程度不够,有时候拖了很长时间,一两个礼拜才到医院来就诊这样就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专家提示,保护耳健康,年龄不同侧重点不同,青壮年要谨防突发性耳聋,老年人和孩子则要关注老年性耳聋和分泌性中耳炎。一般的体验中虽然有耳鼻喉的检查,但其实无法检查耳朵的听力。 
   六安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 马俊:听力检查不属于常规,耳鼻喉科只是看一下鼓膜的形态,耳朵有没有长什么东西,听力是看不出来的,必须要做仪器检查。 
   和以前相比,近年来,突发性耳聋的疾病有明显增长。而造成此类疾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工作压力、噪音污染等等都会导致突发性耳聋。因此避免突发性耳聋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合理控制工作节奏,不熬夜、规律作息。 
 
   不良用耳习惯也可能导致突发性耳聋。比如戴耳机听音乐,特别是在上班或上学的路上听是非常有害的,因为环境噪音都是在60分贝,要听清楚音乐势必要大于这个分贝数,90分贝以上就会产生听觉疲劳。还要提醒睡眠前不要听耳机,人在睡眠状态下听觉更处于一种敏感和无防护的状态,带来的损伤的机率就会高。此外,掏耳朵这个很多市民最喜欢做的事情也要尽量少做,在大家眼里看来很正常的事情,对耳朵的损坏也不小。
 
   六安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 马俊:主要会引起一些炎症,如果严重的话会长一些外耳道乳状瘤,这都是一些掏耳朵的坏习惯导致的,尽量少掏耳朵。 
 
 关爱失聪儿童 助他们融入社会 
 接下来,我们再来关注一个特殊群体—听力障碍的孩子们。这些孩子们如何通过后天的训练和努力,来融入社会? 
   在六安特殊教育中心,记者见到了这些有听力障碍的孩子们。他们的年龄从几岁到十几岁不等,正在学校里接受老师的培训。
 
   老师告诉记者,六安市特殊教育中心目前共有209名学生,其中大部分孩子都存在听力障碍。为了让这些孩子们能够和普通人一样交流,孩子们需要从很小时就接受专业的培训。以前学校只招收学龄儿童,从2016年开始,也开始招收学龄前儿童。 
   六安市特殊教育中心校长 陈中芳:听力障碍的康复基本上是从零岁开始,就可以到我们这里来接受先期的指导,按照正常的语言的要求,经过我们非常专业也非常艰难的康复训练的过程,让他们辨别声音,识别声音,认识声音,直到自己掌握声音,利用自己的唇舌发出声音,最后达到正常的交流过程。 
   仅仅依靠老师们上课时的培训远远不够,学生家长也必须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 
 
   六安市特殊教育中心校长 陈中芳:许多孩子经过康复会说话了,虽然说说话是一个很简单的事,但是对于一个听力有障碍的孩子说话是非常难的事,有的家长都留下了眼泪。
 
   孩子们会说话了是好事,但最重要的还是生存问题,这一点也是老师和家长最关注的,他们希望孩子们可以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 
   六安市特殊教育中心校长 陈中芳:今年已经申报正在备案,开设了职业高中教育,我们目前正在开设的盆景制作,园林艺术,还有美工艺术,主要考虑到这些残疾孩子他们经过学校的教育培训,成为一个自食其力,能够有一技之长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