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时她拎着个大包,就在宏邦化工有限公司门口徘徊,看上去既不像工人,又不像来谈业务的。”昨日,市公安局盐化新区分局民警陈郑林,向记者回忆起3月28日下午发生的一幕,经过他2个多小时的调查,原来这名行迹可疑的女子竟是一名潜逃了22年的命案逃犯。 
 询问姓名,她接连报出了3个名字
 
 3月28日18时许,陈郑林和同事王乃华像平时一样,开着警车在辖区内的道路上巡逻。盐化新区以工厂居多,往常这个时候道路上行人很少。当巡逻到淮盐路宏邦化工有限公司门口时,一名中年女子引起了民警的注意。“她拎着包在门口徘徊,神情迷茫。”陈郑林告诉记者,女子的这种举动,在民警的眼里可以称得上行迹可疑,“如果是工人,应该直接走进厂区;如果是散步的居民,不应该在这里徘徊;如果是来谈业务的,一来当时不是谈业务的点,二来她的装扮也不像。”
 
 职业的敏感,让陈郑林和王乃华走上前去,询问这名女子的身份。这一问,疑点重重。
 
 “她自称是湖北十堰人,听口音也像,但当问她姓名,要查看身份证时,这名女子却很难自圆其说。”陈郑林介绍,女子先自称叫张改玲,后来又说叫张解玲,“在湖北话中,‘改’和‘解’发音相同,我们进一步希望这名女子能提供身份证进行比对。然而,这名女子却说自己一直没有办理过身份证,也不会写字。”
 
 于是,陈郑林、王乃华将女子带回了分局进一步调查。在警方的人口查询系统中,已经报出的两个名字中,都和眼前的这名女子对不上号。于是,这名女子又改口称自己叫张云玲,可是依然查询不到。
 
 模糊查询,竟然查到了一名命案逃犯
 
 精确查找走不通,陈郑林在人口查询系统中,输入了“张”“玲”两个字,并且询问了这名女子所在的镇、村名字以及年龄进行模糊查询。“找到了10多个符合要求的名字,但其中有一个人居然是命案逃犯。”陈郑林告诉记者,这起案件发生在1995年,当时一名叫张某玲的24岁女子,杀了一名男子后,立刻逃走,再也没有音讯。由于当时条件的原因,这名杀人嫌疑人也是一名没有办理身份证人员,在警方的系统中,也没有本人的照片。
 
 不放过一个可疑点,陈郑林立刻和湖北十堰警方取得了联系。“我们把女子的照片发给了当时的办案民警,但是由于时间太久,并且嫌疑人没有留下任何照片,她的母亲、姐妹都搬到了珠海,当地警方也无法确认是不是同一个人。”陈郑林说。
 
 十堰警方的线索似乎断了。但陈郑林没有放弃,他详细了解案件具体情节,同时将犯罪嫌疑人的母亲和姐妹的名字打听清楚,通过人口查询系统,找到了犯罪嫌疑人的母亲和两个姐姐的身份证。“我把她们的照片打印了出来。”陈郑林说。
 
 拿着照片,陈郑林再次和这名女子谈话。“一开始并没有让她认照片。”陈郑林介绍,他们在一起闲话家常,谈了十来分钟后,他突然把照片递到女子的面前,问到“这几个你认识吗”,出于本能反应,女子立刻说:“这是我妈,这是我大姐、二姐。”
 
 “基本上可以确定了。”陈郑林说,他立刻给湖北十堰警方打去了电话,此时也接近21时。湖北警方连夜派民警赶赴淮安,昨日上午将潜逃了22年的命案逃犯张某玲押送回十堰。
 
 经查,1995年6月2日,张某玲与未婚夫因为琐事发生口角,张某玲持刀将未婚夫杀死后潜逃。22年来张某玲化名“张平、张改玲”,在常州溧阳结婚生子。近日张某玲与现任丈夫吵架后离家出走,在溧阳拦了一辆大货车想要回湖北老家,哪料到,途经淮安时被货车司机甩了下来。人生地不熟的张某玲,只好拎着包,沿着路边步行,直到遇到了民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