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熟睡了6年 老伴在身边不离不弃 
 也许牵了手的手,前生不一定好走,也许有了伴的路,今生还要更忙碌; 
 所以牵了手的手,来生还要一起走,所以有了伴的路,没有岁月可回头…… 
 擦洗,翻身,吸痰,换药……68岁的张立叶老人如今已经做得十分熟练,流程式的动作快速又温柔,而老人做这些的对象正是躺在病床上的老伴袁玉霞。 
 
 原来爱唠叨,忙里忙外的袁玉霞因为6年前的一场突发脑溢血而陷入重度昏迷,变成植物人,自从张立叶撑起了家里的重担。 
 走进位于紫竹林安置小区的老人家里时,阳光照在袁玉霞老人的病床旁,若不是张立叶正在给老伴吸痰,你也许不会想到袁玉霞老人已熟睡6年,“每隔两个小时就要吸一次,夜里也要起来吸,不吸她难受”。 
 
 张玉叶收拾好工具,开始给老伴翻身,擦洗手臂,因为擦洗的勤,6年来老伴没长过一次褥疮,“不敢出去超过2个小时,家里有她,不放心”。 
 老伴一天要吃两顿胡萝卜汁兑奶粉,还要两顿骨头蛋花汤,两个小时吸痰、翻身,大小便每天检查,定期按摩,擦洗,张立叶对袁玉霞的照顾精细到每个小时,张立叶总喜欢在病床前陪老伴说话,说说外孙,说说以前的生活。“期待奇迹的发生吧,她现在能感觉痛和痒,也许有一天,她能醒过来”。 
 随着年岁的增加,张立叶老人有时候觉得力不从心,每天晚上6点钟,张立叶总是出门快走7公里,“锻炼好身体才能照顾她久一点”张立叶朴实的话语里带着些许无奈和悲伤。 
 患病以来,张立叶日夜看护老伴袁玉霞,多年来未曾睡过一个踏实觉,“我们风风雨雨38年了,照顾她是应该的”张立叶老人不懂什么是“因为爱情”,只知道这是一份坚守与责任。 
 74岁母亲患老年痴呆 50岁孝子一直未婚陪伴左右
 
 每个人都有垂暮之时,当头发花白、身形佝偻、病痛缠身,那时谁又会在我们的身边守候?金寨县古碑镇宋河村的罗学能给出了最温暖人心的答案……
 
 4月11日,当记者跟随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来到罗学能家时,他的母亲瞿庭芝坐在家门口的椅子上,手里拿着一瓶饮料,穿戴整齐,头发整洁,看上去和一般的老年人没有两样。 
 
 罗学能今年50岁,是家中的独子,4年前,他的老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由于父亲早在2008年去世,他是母亲唯一的依靠,他辞去工作回到了老家。 
 “她得了老年痴呆症后就不认识我了,但是每次看到我还是显得挺开心的。”这几年,罗学能一人在家照顾老母亲,为母亲洗漱、烧饭、喂饭喂水、擦洗身体、处理大小便、按摩身体……已经成为他每天不断重复的“任务”。 
 因为刚搬到中心村不久,家里需要简单的装修,本身做过油漆工的罗学能每天把母亲安顿好之后,才开始干活。 
 罗学能说,现在的母亲就像小孩子一样,经常夜里不睡觉,白天不起床,还不吃饭,喜欢甜的东西。既然妈妈老成了小孩,那就得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她。 说话间,老太太在喝着手里拿的饮料,因为喝急了,饮料漏了出来,罗学能赶紧上前从口袋里掏出手帕,给老人家擦嘴,耐心的嘱咐母亲,慢一点喝,不要呛到。 
 就这样,4年过去了,今年罗学能已经50岁了,由于家庭的特殊情况,至今仍然孑然一身。 
 而由于家庭条件也不好,别人给他介绍的对象,一听到他的家庭状况,总是来不及说声“再见”,便匆匆没影了。 
 “现在我也慢慢也想开了,主要我妈妈现在又是这种情况,现在只要我妈好好的,没有其他的想法。”罗学能说到这里,看了一眼母亲,眼圈瞬间红了。 他说,也有人替他着急,劝他出去打工,请人来照顾母亲。但是罗学能始终认为,别人代替不了他,别人可以帮忙照顾一阵子,但是长期端屎端尿的辛苦,别人干不了。 
 在采访完毕后,也到了每天扶母亲散步的时间了,罗学能慢慢的扶起母亲,怕母亲走累了,他拿起椅子带着。 
 面对母亲偶尔像孩童般模糊的话语,罗学能都耐心给予回应,母亲不说话的时候,他便指着村里的新变化一一告诉她。 
 他不时的侧身回望母亲,那目光,温暖而深邃,一如父亲凝望着子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