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2100
  • 回复0

上海“饿了么”小哥交通事故身亡,阿里支持的“智能调度”不灵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21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上海复兴路的一场“夺命”交通事故,让饿了么又成为众矢之的,由于饿了么骑手逆向行驶与一辆垃圾车相撞,外卖骑手当场死亡,场面凄惨。无独有偶,事发后的三日,淄博又发生一起饿了么小哥与轿车相撞事故,据涉事司机称,外卖小哥骑着摩托车逆向行驶时和一辆轿车相撞,导致外卖小哥右肘关节骨折。

一连串的交通事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切,公众在惋惜生命的同时,也发起了对饿了么平台的质问,是什么导致饿了么小哥目无交通法规,屡犯交通劣迹,甚至不惜将生命付诸路面?

QQ截图20170421085851.png

图为两场事故现场

事实上,饿了么官方一直以“不断刷新行业速度”为傲,今年一月,饿了么与阿里云合作推出“智能调度系统”,称有效节省送餐时间,大大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解决外卖员“急哭”问题。而事实上,外卖员“急哭”也没有减少,因为被残酷的业务KPI所遏制,外卖员被迫“人为”提高速度,交通事故还在频繁发生,可谓一边高调宣传,一边却事故不断。

智能调度仍有一半靠“人肉派单”

而饿了么内部对于智能调度系统的态度其实有些微妙。据饿了么内部人士透露,智能调度系统在公司内部实际仍处于试验和起步阶段,“绝大部分高峰时段的订单还是和以前一样由人工进行调度,只有像深夜这种订单量不高的时段才会让系统上线小幅测试一下。”这多少透露出一些饿了么对这套系统的信心不足。

QQ截图20170421085856.png

目前,饿了么日订单量达到了900万单,这在行业层面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试想,这样庞大的订单量本来就应该由系统解决的派单,却还主要依靠人力,必定会导致出现交通安全问题,这也让我们看到,上述几起案例不仅仅是“偶发”,饿了么平台二十多万在路面奔走的送餐员,时时刻刻存在着生命危险。

另一点值得担心的是,基于大数据[注]算法的智能调度系统,在初期数据不足的情况下,智能调度的“智能”程度未必更加高效,反而会因为不尽如人意的调度能力为饿了么“帮倒忙”。“饿了么可以花时间给阿里的人工智能做‘测试’,但用户并没有义务花自己的钱给饿了么做‘测试’,消费者最终还是会用脚投票。”该人士表示。

阿里的“雪中送炭”会是“无为管理“的牺牲品吗?

此外,导致交通问题的源头不仅仅在于不合理的安排,侧面也反映了饿了么经营模式和平台管理的严重问题,在管理问题面前,再强大的技术也只能坐以待毙。

分析来看(+微信关注网络世界),绝大多数配送员出现交通安全问题,更多是受到超时平台惩罚的限制。大部分饿了么配送员都是众包抢单的收入靠计件提成,为了多挣钱,必定会多接单而不去管自己的消化能力;而如果在一个区域内增加配送员的数量则会导致单位配送员可送订单减少,收益降低。这就造成了配送与平台、供需与竞争的两级矛盾无法解决,也导致了送餐员频频出现送餐过程中的一系列交通问题,甚至酿成惨祸。

管理掣肘的问题一直以来是饿了么的核心问题。早在2015年4月,饿了么就提出建立专送团队的建议并试水推进,但随后因为成本考虑而未能彻底推行,反而给了竞争对手率先建立配送团队的时间。同样的事还发生在2016年的“星火计划”中,饿了么计划以此开始向商户端收费来扩充营收,但执行数月后这一计划却被默默下线,不但营收计划落空,更招致销售和商家的满腹怨言,成为一段短暂的“黑历史”。

减少交通隐患 饿了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市场竞争阶段,一个良好的平台循环机制要比订单庞大但漏洞百出的状况更容易受到市场青睐。所以说,饿了么的一系列的技术加持如果没有了一个良性的管理打底,往往也会成为一个“牺牲品”。

而从运营角度去考虑,一个区域订单量和配送能力本身是可量化和可预估的,应从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规则,加以调配消化,并适当补贴配送员,使他们把精力放在提升配送质量上,而不是配送数量上,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

如今,在线外卖平台已经进入比拼品质、拼服务的中期阶段,企业不该再醉心于市场的野蛮扩张,交通安全问题也绝不是搞搞“面子工程”就能解决。一家着眼长远的企业应该始终关注社会责任,从根本上重视交通安全,杜绝一切用“生命”买单的行为。从歧途步入正道,饿了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六安论坛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