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员本来就是一份非常辛苦的职业,尤其是女运动员由于身体条件和男运动员的不同,她们需要承受更多的痛苦和付出更多的汗水。女运动员最大的难题是在比赛期间恰遇生理期,这个时候该怎么办,是很多女运动员的麻烦事儿,那么她们究竟是如何克服的? 
  我们知道,女子项目的运动几乎和男子项目一样多,不乏有拼爆发力和耐力的足球运动、还有像乒乓球等小球项目,当然水下运动甚至对女生的要求更高。据了解,在所有的运动项目中,当属跳水和游泳对女运动员的生理影响最大。 
  “洪荒少女”傅园慧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的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比赛中就遭遇了生理期,赛后傅园慧表情非常痛苦,一直蹲在地上,在接受采访时还称自己的状态受到了影响,对不起队友。这场比赛,中国队获得了第四名。可见,傅园慧的特殊情况影响到了比赛的结果。 
  国家队女足主教练郝伟曾经说道,女足队员在比赛的时候遇到生理期是非常让人头疼的事儿,有的时候只能临时变阵,这样对比赛的结果影响非常大。但是队员的健康更重要。而国足的女队员也坦言,当遇到生理期的时候,她们非常痛苦,有的时候只能强忍着继续训练和比赛,实在不行只能吃药延迟生理期。 
  总而言之,女运动员在生理期参加比赛肯定有影响,但也有部分坚强的运动员能够突破痛苦甚至拿下宝贵的冠军。中国游泳女队员赵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赵菁曾经两度在比赛期间遭遇生理期,而她却两次拿下冠军。2011年上海世锦赛中,赵菁获得冠军,这是她第一次在比赛中遭遇生理期。时隔2年后,在巴塞罗那游泳世锦赛上,赵菁再一次在生理期期间获得冠军。赵菁的经历让人们肖然起敬。 
  据了解,很多女运动员为了应对比赛中遇到的生理期,无奈采用药物进行延迟,而这些药物对身体有一定的损害,副作用也比较明显,经常会伴随着恶心、呕吐和头疼。时间久了还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因此,很多女运动员在生理期的时候一般不倾向与使用药物,这样的话,那就只能凭借毅力来扛了。 
 女生在生理期的时候,本身身体会有不适,甚至有的还会疼痛。如果再加上高强度的运动量,甚至下水比赛,可想而知,女队员得承受多大的痛苦。因此我们要充分尊重女运动员,同时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