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生的体育健康水平和运动技能水平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年底前全部消除义务教育阶段的60人以上超大班额;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制定我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从今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取消终身制,建立示范学校动态调整、滚动发展机制……
素质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同时其在教育发展中的地位正在逐步提升。
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也成为安徽省今年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介绍,近年来,我省在解决课内负担过重问题上下了很大功夫,尤其是小学的课内负担普遍得到减轻,比如很多学校在一、二年级都不留作业。 但是,由于考试选拔机制的驱动、教育理念的偏差,出现了“学校减负、家庭增负,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浪潮,导致孩子在课余、放假的大多数时间,在各类教育辅导班中疲于奔走。课外负担日趋沉重,甚至反客为主,不仅加重了孩子的负担,也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针对这种现象,李和平要求,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积极应对,其中,学校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针对性地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内容,坚决杜绝“课内不讲课外补习”等错误行为。
目前,“入园难”问题基本解决,但仍然面临着普惠性资源不足、专任教师严重短缺质量不高、保障机制不健全、看护点体量大等问题。李和平要求,以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为抓手,坚持政府主导,不断扩大普惠性资源总量。 其中,落实《关于扶持和规范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的意见》,在大力发展公办园的同时,积极引导和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落实《民办幼儿园看护点整改提升方案》,实现幼儿看护点数、看护点幼儿园数较上年减少15%的目标。 投入上,推动建立生均拨款、收费、资助一体化机制,出台公办园生均拨款、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 在师资上,要完善编制管理办法和工资待遇保障机制,提高准入门槛,引导和监督依法配足配齐保教人员。要提高保教质量,落实《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开展幼儿园合格性评估。 年底前义务教育阶段 超大班额全消除 其中,将落实新修订的《安徽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统一城乡学校建设标准、教师编制标准、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定额和基本装备标准,启动实施新一轮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提升工程。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巩固提升行动,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持续推进全面改薄工作,重点督查“20项底线”要求和五年规划任务完成情况,确保全面改薄圆满收官。 严格执行《全省义务教育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年底前全部消除义务教育阶段的60人以上超大班额。落实义务教育管理标准,规范学校管理,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制定《安徽省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开展中小学学校管理水平评估,启动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 2018年秋季入学高一学生 开启选课走班
在职业教育方面,2018年我省将以中职布局结构调整规划为依据,以市级政府统筹、县(区)职教资源整合为抓手,继续推进各类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各类培训资源以及各类职教经费和项目整合,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 修订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标准,启动中职学校合格评估工作,推动中职学校达标建设。对不合格的学校要亮牌并限期整改、限制招生,对不能按时完成整改的学校,取消各类项目和经费安排,取消招生资质、停止招生。 继续实施好中职质量提升工程和产教融合工程,按照“以市为主、统筹布局、一次规划、同步建设”的原则,持续推进省级示范学校、示范专业、示范实训基地、名师工作室等6大类957个事关职教全局的重点项目建设。
“今年年初,我们启动了智慧学校建设试点,首批建设364所智慧示范学校和实验学校。”
改革是发展的活力源泉和不竭动力,今年,我省将继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力争在有关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其中,将推进“管办评”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