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时下以80、90后为主体的年轻爸妈们,如今在给孩子起名时更加注重内涵,含蓄婉约,如“紫萱”、“宇轩”、“雨涵”等等,越来越诗情画意,甚至还有一些四个字,这一个个优美文雅的名字背后又寓意着什么呢?记者街头采访了一些`孩子家长。
市民:叫杜婉辰,大气晚成,以前我们叫云,香啊,以前叫国庆啊,现在都不起了。
市民:叫漆重远,名字什么意思呢,任重而道远,孩子少,名字更有意义。
市民:汪嘉妮,是什么意思呢,是一个美丽小女孩的意思,以后一起美美好好的,现在着重的是谐音好听,没有生僻字,有一定文化内涵,朗朗上口,抓人眼球。
市民:四个字,周边有啊,任知意涵,还有顾李先乐,爸妈在一起姓。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家长在给孩子取名时,大多是跟着季节,节日走。出生在春天叫“春生”,出生在孟冬就叫“孟冬”,出生在国庆前后就叫“国庆”等等,有的孩子名字则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如“建国”“建邦”“解放”“援朝”等等。1971年计划生育开始推行,独生子女逐渐变多,从那时起,家长给孩子取名变得简繁结合。有的家长直接给孩子取单名, 如“伟”、“芳”、“勇”、“杰”、“明”等字。同时“ABB”型,如芳芳”“婷婷”等名字也是层出不穷,寓意也很鲜明,都是父母们满满的的期望。在六安,以前还有不少父母依据辈分给孩子起名。
市民:以前是慧啊,芳啊,梅什么的,现在起的有寓意好听的,你们那个年代,我就是玉啊,燕啊,珍啊,男孩是俊啊,国啊,军啊,我爸爸妈妈那时候差不多啊,还有中华。
市民:英,兰,男的叫财啊,有国庆啊,援朝 。
市民:我们家里按照辈分,现在不是按照辈分啊,现在按照辈分少了。
采访中,不少市民告诉我们,以前的名字重名很多,现在各种好听的名字背后,其实是家人们智慧的结晶和爱的期盼。
市民:我那个年代,当时很迷恋重音字,丹丹,磊磊,大磊磊,小磊磊,分不清,靠大小分,重名很多,叫的特别多,一喊一个楼道很多,现在大家都杜绝了,现在重名少了,父母都有文化,起名字注重文化内涵。
小华山派出所民警许红梅在户籍岗位上工作20多年,她告诉记者,现在孩子们的名字越来越好听,不过还是建议父母给孩子起名时尽量少用生僻字,以免给他们以后的生活带来不便。
小华山派出所民警 许红梅:男孩子们,喜欢用轩,还有熙,还有辰,晨还有辰,女孩子,中间的字带梓,还有籽,女孩子还喜欢用萱,用的比较多,四个字有,随父亲和母亲的姓起的名字,还有四个字复姓,生僻字也有,那个字念yao,上面是龙,下面是个龙,下面是个天,五笔和搜狗都搜不出来的,我们建议他改掉,从康熙字典出来的,孩子宝贝,从康熙字典里搞的,我们建议他改掉。
纵观数十年来的取名史, 过去取名大都有一种文化局限和趋同心理,所以大众化、同质化往往在所难免,如今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孩子取名不仅仅越来越注重时尚感、文化味、艺术范,也越来越开放多元,越来越自信从容,每个宝宝的名字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时代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