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农村电商,是这两年很热的一个词儿。农村电商简单说来主要是做两件事:一是让工业品走进农村市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工业品下行;二是把农产品卖到城里去,也就是农产品上行。对于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更加看重的是农产品上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当地群众增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电商店主张传峰以前在外地帮别人打工,后来回到了汤家汇镇竹畈村的老家,开始自主创业。原本是贫困户的他,现在通过电商平台,不仅自己脱贫,还帮助周边的贫困户在网上销售家中的农产品,蜂蜜、茶叶、葛根粉……咱们六安的特色农产品通过他的网店,销往全国各地。
“张传峰:收贫困户的东西自己包装,这两天主要是粉丝,鸡蛋,老母鸡,冬天主要猪肉,羊肉和蜂蜜啊,网上,粉丝啊,猪肉了,销售很好。
贫困户周秀秀家里养了几只老母鸡,以前土鸡蛋卖不出来,她就留着自己家吃了。现在农家土鸡蛋在网上可是香饽饽,她只要攒上了十几个鸡蛋就来张传峰的网店销售,几十个鸡蛋加上自家的手工粉丝一共卖了185块钱,周秀秀高兴极了。
“贫困户 周秀秀:老母鸡,鸡蛋啊,粉丝啊,我们都会送到这边,帮我们代卖,还有卖一些豇豆,辣椒啊,帮我们卖,以前这些东西自己家里吃,没有销路,给我们带来好处啊,一个月收入两到三千元。
蒿子粑粑是咱们六安的特产,很多在外的游子都怀念这一口家乡的味道,金寨县梅山镇清水村的董经春就通过电商把蒿子粑粑销往各地。他从贫困户手里收来新鲜的蒿子,自己加工,打包,完成了一次次乡味的传递。
“电商老板 董经春:我们地方,一般是土鸡和土鸡蛋啊,贫困户给我,然后杀好,放冰袋发到全国各地啊,我也有自己淘宝店,我们自己做,金寨的蒿子粑粑,截止到现在2万个左右,一个3块钱左右,最远发到云南、青海、宁夏,因为我以前在外面打工,想吃到家里的土特产,感觉比较麻烦,外面和我相同想法的也多,我回来就想把金寨的土特产卖出去,怀念小时候,妈妈的味道。
送货上门也是农村电商的一大优势,开顺村的朱庆雨开了一家农村淘宝店,看起来和一般超市没什么区别,但其实他店里的商品都不是自己花钱进的,而是电商平台根据他们这里村民的购买习惯,定期送过来的,朱庆雨只要缴一定的保证金就可以了。跟一般的超市比,资金流转更加轻松。而是不方便的村民只要在家中下单,他就可以送货上门,免去了一般网购路程上的等待时间。
“电商老板 朱庆雨:年纪大了,我们送货上门,年轻自己提为主,一般送日常百货,快销啊,根据大数据,统计附近,村民最需要的东西,进行货品前置。
电商的发展让金寨县的贫困户完成了一次次逆袭,实现了县乡村全覆盖布局,组建起了一个完善的服务农村发展的电商网络体系。
“金寨县商务和粮食局电商科科长 刘兆胜:电子商务全面推开,两中心一站点已经全部完成了,建设一个电商服务中心,一个物流集聚中心,225村级服务网点,电商服务中心为电商创业提供基础服务,物流中心为物流体系为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打通了最初和最后一公里。
另据介绍,电商振兴乡村提升工程的实施,全市建设完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7个、县级电商物流配送中心7个、乡村电商服务站点1797个,增强农村产品上行服务能力,促进农村产品网销上行,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不仅让很多贫困户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还把六安的农产品推广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