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2086
  • 回复0

天天躺床上就可以高枕无忧?21岁女孩因此差点丧命!很多人还不注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7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许多年轻人都自称“宅男”“宅女”,足不出户,一宅一世界。成天宅着是不少大学生的常态:看书、打游戏、追剧等等。

20190216043854263.gif

(图片来源网络)

  南京有位21岁的姑娘小刘为了准备期末考试,一直窝在床上,除了上厕所和吃饭,几乎不下床,5天后她突然觉得整个人都不对了。小刘感觉肚子痛、臀部痛,左腿肿胀、发紫,周径比右腿大了足足7厘米,疼得晚上还睡不着觉,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自己竟然得了下肢静脉血栓。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出现肺栓塞,引发呼吸和循环衰竭,严重时就会发生猝死。

20190216043855430.jpg

(图片来源网络)

20190216043855579.jpg

(图片来源网络)

  卧床了几天,怎么就得了下肢静脉血栓呢?这种病到底有多严重?今天就跟大家详细地说一说。

  什么是下肢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由于创伤、手术、长期制动或者高凝状态等原因,导致血流瘀滞于下肢深静脉进而形成血栓的疾病。

20190216043855332.jpg

  下肢静脉血栓有哪些危害?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危害是由于血栓脱落至肺动脉导致的肺栓塞以及血栓后综合征,前者可能引发肺栓塞致肺循环障碍,严重时可导致猝死,后者可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20190216043855972.gif

(图片来源网络)

  导致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血管受损、血液黏度变大、血流过缓都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在美国,每年有10~30万人死于静脉血栓。我国的静脉血栓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这和人们喜欢“宅”,久坐不动有一定的关系。

  1、长时间卧床

  手术后的病人、晚期肿瘤病人、孕产妇以及老人,如长时间卧床,会导致下肢静脉血流缓慢,从而为下肢静脉血栓创造了条件。

20190216043855930.gif

(图片来源网络)

  2、下肢骨折

  下肢骨折后,患肢活动受限,小腿的肌肉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血流缓慢和淤滞,也容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栓。

  如何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1、多喝水

  久坐时应及时补充水分,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每天喝1到2升水。

20190216043855827.jpg

2、常做屈膝、勾脚的动作

  手术后的病人,要尽量下床活动活动,做一些屈膝动作;平常人日常也可多做勾脚背的动作,促进下肢血液的循环。

  3、定时起身活动

  有调查显示,每静坐1个小时,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会增加10%。对于危险人群,如经常久坐的学生、上班族、孕产妇、老人以及长时间乘车的旅客,每坐1小时,最好能起来活动活动,屈伸下肢。

20190216043855436.gif

(图片来源网络)

  温馨提示:对于危险人群如出现腿部抽筋或一侧腿部肿胀,皮肤发红或者发热时,在未检查清楚之前不要采用推拿、按摩等治疗手段,要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以免血栓脱落导致病情加重。


六安论坛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