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是群众家门口的“关键小事”,也是城市更新中的“民生大事”。目前,六安市2025年度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正在如火如荼推进中。此次改造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实际问题,“对症下药”有效推进老旧小区“旧貌焕新颜”,切实改出宜居家园、幸福生活。 问需于民 让“老房子”焕发“新活力” 走进裕安区金裕小区,11栋浅黄色外立面的居民楼映入眼帘,破损坑洼的路面、斑驳的墙面尽显岁月沧桑。
金裕小区建于2002年,现有586户居民,楼顶屋面漏水、楼道墙面老化、地下管网破损、停车位不足等老旧小区常见的“基础病”,在这个建成20多年的小区里愈发严重,群众对改造的期盼愈发强烈。 在小区改造现场,记者看到多台机械吊臂正在吊卸老旧屋面瓦片碎石、移除太阳能设备,为屋面整修做好前期准备。施工管理人员介绍,小区正在同步进行地下管网开挖换新、楼道墙面铲除翻新、拆除私搭乱建、漏水屋面整修等多项改造。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求施工队伍在严守施工安全底线的同时,全力以赴保障旧改项目高质量推进,确保旧改这一民生工程做实做好。 “改造贴近民意,不搞花架子,实打实补齐小区短板,完善居住功能。”李阿姨是小区老住户,看着民生工程正在为大家描绘美好家园,她满心都是对未来甜蜜生活的幸福期待。 “要让‘老房子’真正蜕变成‘好房子’,关键在于充分倾听群众心声,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裕安区房管中心旧改现场负责人深有感触。今年年初,项目动工前,裕安区房管中心联合街道社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参建部门迅速成立联合工作专班,将旧改专题工作会搬进小区,定期召开会议,面对面倾听居民的改造建议。同时,小区按栋楼组建了11个业主意见建议收集微信群,居民们通过微信群,不仅能实时了解旧改工程进度,还能随时反馈问题、提出诉求,相关部门及时回应、处理,高效化解业主疑虑。 “把话语权交给群众,把监督权也赋予大家,只有充分吸纳群众的需求建议,才能让改造真正改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该负责人介绍,裕安区老旧小区改造创新推出“居民监督员”制度,目前已有近40位居民代表参与到日常质量巡查工作中。居民监督员既是施工质量的“守护者”,又是居民与施工方沟通的“桥梁”,大家双向奔赴合力推动旧改工作改出实效成果。 内外兼修 让旧改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老旧小区改造,改的不仅是建筑本身,更重要的是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配套的系统改善,这样才能更好更优质地服务小区居民。 位于金安区的裕民小区基础设施薄弱,此次改造围绕提升小区综合功能展开,不仅对渗漏屋顶、斑驳墙面、老化管网等方面进行基础改造,还致力于丰富居民文化休闲空间,加强安防系统建设,优化社区公共车库使用功能,增设无障碍及适老化设施场地,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生活需求。 此外,小区还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对公共道路、生态环境、绿化设施等方面进行提档升级。金安区房管中心旧改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改造后的裕民小区将实现华丽蜕变,透水路面让雨水迅速渗透减少路面积水,雨水花园、生态绿池等设施错落有致,形成微循环生态系统。居民漫步小区处处皆景,尽情享受“好房子、好环境”带来的惬意生活。 “今年,金安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涵盖裕民小区、金桥小区、永安花园一期3个居民小区。旧改不能只做表面文章,更要注重内在品质提升,我们将居民的需求放在首位,精心确定改造内容、方案和建设标准,全力为居民提供优质的民生服务,让老旧小区改造真正符合居民的期望。”该负责人表示。 7626户居民 即将迎来幸福新生活 近年来,六安市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持续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为城市面貌增色,为居民生活提质。
记者从市老旧办获悉,今年我市将完成48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其中包含2025年度的33个老旧小区,2024年增补改造的15个项目,改造完成后将惠及7626户居民。目前,所有旧改项目已全部开工,按照计划,力争在今年10月底前全面完工。 据悉,今年纳入改造的老旧小区,主要是建成于2000年底前的“老面孔”,部分2001至2005年建成存在诸多问题且居民改造呼声强烈的小区也位列其中。这些小区普遍面临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设施匮乏、环境脏乱差等困扰,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品质。而此次改造,将为它们带来全新的生机。
随着老旧小区工程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居民将亲身体验“家门口”的幸福升级,共享城市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