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85
  • 回复0

[六安事儿] 事发霍邱淠河!紧急救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8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7月6日的晨光刚漫过淠河的堤岸,五点四十分许,一声急促的“快救人!”突然撞碎了河面的静谧。正在岸边田垄除草的村民孟凡桂,与不远处提水站放水的王后成,几乎同时冲向漂往河心的老人。两条身影在河岸与水浪间,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
孟凡桂的田地紧挨着淠河,晨露还挂在草叶上时,他已像往常一样赶早劳作。当天,他注意到一位神色恍惚的老人正朝河边挪动,便扬声劝阻:“喂,河边危险!”可老人脚步未停,反而沿着河滩向远处走去。近年来镇村持续的防溺水宣传,早已在他心里刻下警觉 —— 他立刻拨通了营长的电话,可听筒里还没说清具体位置,就见远处的老人已面朝水面漂向河心,不再挣扎。
四百米的距离,在那一刻被生死的紧迫感拉得格外漫长。孟凡桂甩掉农具扑向河边时,王后成也踩着泥泞赶到。两人甩飞鞋子,深一脚浅一脚扎进水里:浑浊的河水很快漫到脖颈,河底的淤泥像无形的手拽着脚踝,每前进一步都要与阻力较劲。“当时只想着快点把人拖上来,哪顾得上怕。” 事后孟凡桂抹了把额头的汗,才惊觉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
从老人落水到被两人接力托上岸,整个过程不足五分钟。但落水者年事已高,此时已面色青紫、呼吸微弱。待老人缓过神来,哽咽着说出缘由:她是潘集镇李岗村人,年近七十,因家庭琐事与家人争执,一时想不开竟要寻短见。孟凡桂和王后成一边安抚,一边联系了李岗村村委会。直到派出所民警赶来将老人安全送回家,两人才发现彼此的衣服已被泥水浸透,脚掌也被碎石划出了血痕。
微信图片_20250708093827.png

这两位救人者,都是潘集镇汪冲村年过五十的普通村民。孟凡桂照料八十多岁的残疾岳父多年,日复一日喂饭、擦身、翻身,从未听过一句怨言;王后成拖着二级残疾的肢体,在妻子意外离世后独自拉扯两个孩子长大—— 靠着十几亩薄田和村里的公益岗位,他不仅撑起了家,更把 “自食其力” 与 “顶天立地” 活成了日常。谁能想到,那个在田埂上步履蹒跚的身影,入水时竟有如此迅疾的勇气?这份勇气,分明是他们在平凡岁月里,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担当积攒而成的磅礴力量。
而这份勇气与担当,更浸润着潘集镇乡村振兴中文明乡风建设的滋养。漫步潘集镇,道德模范宣传栏里的事迹熠熠生辉,文明家庭评选让向善之风深入人心,邻里互助的故事在街巷口口相传。这些举措如春雨般,将互助友爱、见义勇为的种子播撒在每个村民心间。孟凡桂和王后成的善举,恰是文明乡风催开的绚烂花朵—— 他们在危急时刻不假思索地纵身一跃,将个人安危抛诸脑后,这份深植于血脉的善良与担当,正是潘集镇文明乡风日复一日浸润浇灌出的动人果实。
微信图片_20250708093823.png

乡亲们说,孟凡桂的好是浸在日子里的,王后成的硬气是刻在骨子里的。如今,这两份藏在平凡生活里的光亮,在淠河岸边交相辉映,成了最动人的风景。潘集镇的防溺水宣传横幅在风中猎猎作响,而比横幅更有力量的,是孟凡桂和王后成纵身入水的背影。这场晨光里的生命接力,不仅救回了一条生命,更让见义勇为的种子,在乡村的土壤里扎得更深。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