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大嘴河马

中华鱼类图谱大全 你钓上过几种鱼?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线舌鳎

体形似窄体舌鳎,在有眼侧身体和鳃盖上具有数块不规则的黑斑。生活习性与窄体舌鳎相似。在长江可进入到武汉。 分布于南海和东海。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窄体舌鳎

体平扁,形似舌。眼小,两眼皆位于体之左侧。有眼的一侧具侧线3行。体被小[木节]鳞。背鳍和臀鳍皆与尾鳍相连、胸鳍。有眼侧体淡褐色,无眼侧体白色。 洄游性鱼炎。底栖,杂食,主食小型软体动物和虾。在江河口咸淡水中常见,亦有进入淡水河流中,在长江可至安庆以上。 分布于东海、黄海及渤海等海域。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条纹东方鲀
体形似暗色东方[鱼屯]。上下颔各具齿2枚。体背部和腹部各有一群小刺。体上半部具蓝白两色相问的波纹条,背鳍、臀鳍几相对。无腹鳍。尾鳍截形或稍内凹。 洄游性鱼类。生殖季节在江河口咸淡水区域产卵。一般体长150~300毫米。其卵巢、肝脏和血液有剧毒,须慎食。分布于沿海及江河口。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暗色东方鲀

体前部浑圆,尾部渐细。上下F颌各具齿2枚。体背、腹部各有一群小刺。背鳍、臀鳍几相对。胸鳍近方形。无腹鳍,尾鳍截形。 洄游性鱼类,活动于水体中上层,遇敌害时腹部迅速鼓胀呈球形,体表小刺竖起,予以自卫和恫吓。杂食。春季亲鱼由海人河产卵。幼鱼在江河或湖泊中肥育、生长。翌年春入海。为中小型鱼类,肉鲜美,富脂肪, 蛋内质含量很高。肝脏、生殖腺和血液有剧毒,食用时须特别慎重,一般以腌制后食用较安全,其毒性可提取用于医治神经痛、痉挛等病。分布于东南沿海及江河下游。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叉尾斗鱼

体形与圆尾斗鱼相似。腹鳍有1根分节鳍条特别延长,雄鱼鳍条延长尤甚,尾鳍叉形。 多生活于山塘、稻田及水泉等浅水地区,食无脊椎动物。繁殖期雄鱼吐泡沫为巢,将卵汇集于中,雄鱼有护巢的习性。个体小,因体色鲜艳,且雄鱼好牛,是著名的观赏鱼。 分布于长江上游及南方各省。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圆尾斗鱼

体侧扁,背、臀鳍基部长,几相对。背鳍有4~5根延长的分枝鳍条。腹鳍胸位,有1~2根延长的分枝鳍条。臀鳍几与尾鳍相连。尾鳍圆形。雄鱼鳍条延长更甚,体色更艳。 小型鱼类,栖息湖叉、塘堰、稻田及沟港等处的水草丛里。能吞吸空气,借口腔内的表皮行辅助呼吸。 分布十长江中、下游及北方各省。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弹涂鱼

体圆,头大。吻短钝。眼明显外突,位于头顶前方。眼间隔呈一细沟。上下颌各具齿1行。无侧线。背鳍2个,彼此分离。胸鳍基部具臂状肌柄。腹鳍胸位,左右愈合成心脏形的吸盘。尾鳍椭圆。 小型鱼类,生活在海水或咸淡水中。当退潮时,借尾部和胸鳍肌柄的力量跳跃于泥滩上觅食小动物。 分布了沿海各江河口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暇虎鱼

体细长,略呈圆筒状。头略平扁。头部和背鳍前的背部裸露。第2背鳍前的鳞片不规则。背鳍2个,彼此分离。腹鳍胸位,左右愈合成吸盘。体鳞边缘呈黑色。 栖息于山涧溪流的底层。为30~50毫米长的小型鱼类。无经济价值。分布于长江上游各支流。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虎鱼

头略扁平,吻钝。口端位,下颌微突出。体被[木节]鳞,头部裸露。背鳍之个,彼此分离。腹鳍胸位,左右愈合成吸盘。雄鱼背鳍、臀鳍较长。 底栖性小型鱼类,成鱼散居于石隙中。食各类水牛无脊椎动物。4~6月产卵,卵粘附于石上。幼鱼有集群溯游习性,可大批捕捞,加上成为风味特殊的食品。 分布极广,除青藏高原外,几乎遍于全国。

我小时候经常钓,都不用钩,咬着蚯蚓就不松
六安人叫它“麻个头”,因为这小鱼老是闹窝,人家一钓上来就生气的骂句“妈个头”,结果就得出这个俗称了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鱼幼

体短小。口斜裂,下颌稍长于上颌。两颌均具细齿。眼径大于眼间距。体被[木节]鳞。背鳍2个,彼此分离。胸鳍大。腹鳍胸位,左右分离。尾鳍圆形。 栖息于水体底层,为江河、湖泊常见的小型鱼类,一般体长40毫米以下。数量较多,无经济价值。 分布于长江水系。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