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为是

转贴:强悍硬贴——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械简史(科普贴)全新加图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2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1987年
87X式7.62mm自动步枪(试验样枪)
20070829_7d5a6d95604ea89fcdaesNHacrPtXSiF.jpg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9-12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中国在开发自己的5.8mm小口径步枪弹时,为了稳妥,决定先将小口径枪弹套用于成熟的81式7.62mm枪族上进行试验,待技术成熟后再发展全新的弹枪系统。经过论证和初步试验后,296厂的研制方案被选定,经过几年的努力,于1987年定型了结构与81式步枪一样、只是口径改为5.8mm的1987年式突击步枪和1987年式班用机枪,296厂的杨道巩为该枪族的主要研制人员。

QBZ87式5.8mm突击步枪
20070829_7d5a6d95604ea89fcdaesNHacrPtXSiF.jpg
QBZ87式5.8mm突击步枪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小口径步枪,它与QBZ 87式5.8mm班用机枪、QBZ 87式5.8mm普通弹统称为87式5.8mm班用枪族武器系统。于1987年设计定型,故称87式。后正式名称为QBZ87式。
QBZ87式5.8mm步枪可以说是81式7.62mm步枪的小口径改进型,其原理、结构和外形都与81式步枪十分相似。但从整体结构上看,比81式更紧凑些。81式步枪的扳机和弹匣卡笋间有一段距离,使该枪显得远不如AK系列紧凑,而QBZ87式步枪扳机护圈和弹匣之间的距离比81式短一些,并用一个较长的弹匣卡笋座填于两者之间。87式的塑料护木设计的较长,更便于握持,而且上下两瓣各开有12个和14个散热孔。折叠式枪托采用一个轻质金属管作为骨架,外面包有塑料。由于此时我国在材料技术上有所进步,因此QBZ87式步枪增加了塑料件的运用,除护木、小握把外,弹匣也是塑料的,枪重比81式有所下降。此外,该枪配有多用途刺刀。
QBZ87式自动步枪发射的是DBP87式5.8mm普通弹,弹头初速920米/秒,有效射程400米,理论射速700发/分,由于5.8mm弹的弹道低伸,直射距离增加,危险界加大。因此QBZ87式5.8mm突击步枪对高度为50cm目标的直射距离,比81式7.62mm自动步枪增加了100m,使其达到了400m。这样射手在射击时,不需要临时改变表尺,即可对有效射程内的目标实施射击,从而增大了火力的机动性,减少了测距误差对命中公算的影响。此外,小口径枪弹弹速高,弹头飞行时间缩短,受横风的影响减小,对活动目标的命中误差也相对减小。
QBZ87式自动步枪全长945mm,装上刺刀长1105mm,枪托折叠后长730mm。枪全重(含空弹匣及随枪附件)3.95公斤,空弹匣重0.14公斤,装满30发枪弹后重0.52公斤。
QBZ87式步枪枪托为“L”型,撑杆用铝合金管,外面包塑料,形状特别,也很好用。上、下护盖,握把,握把座都采用塑料件,弹匣为整体塑料结构,全枪为黑灰色。配有白微光瞄准镜及多用途刺刀,可加挂35mm榴弹发射器。全枪重量轻,直射距离远,射击密度好。故障率低于国外同类武器中可靠性最好的俄罗斯AK系列(故障率<0.35%)。这些创新都在以后装备我驻港澳部队使用的QBZ95式步枪上得到了发扬光大,中国步枪的发展由此完全摆脱了AK-47的影响。QBZQBZ87式步枪的出现是中国步枪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而又被人刻意遗忘的里程碑。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9-12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QBZ87A式5.8mm突击步枪
20070829_7d5a6d95604ea89fcdaesNHacrPtXSiF.jpg
就在QBZ87式步枪刚定型不久,工厂在1987年9月得到通知,上级决定立即将QBZ87式步枪改变外形,参加“8910工程”。具体要求是:在保持QBZ87式步枪性能和内部结构不变的条件下,外形要与81式步枪有较大变化。一种改变后的步枪重新投产,至少要用两年的时间来实施制造工具、夹具、模具、量具和生产线的重新布设,但为了保证“8910工程”的需要,须尽早交付新枪,因此“改形”的时间非常紧张。
为了应急,从军内外的3个研究所、2个工厂抽调了16名技术专家,组成“改形攻关小组”,于1987年9月10日开始进行设计。小组内的共识是:要在保证性能不变的前提下使外形有大的变化,只能对枪托、护木、准星照门及弹匣几个部件“开刀”。经过14个昼夜的连续工作,6个小组出台了6个外形方案,并绘制出外观彩色立体图。
这6个方案的彩图和QBZ87式步枪于1987年10月5日将向领导机关汇报,被选定以第一方案为主但需继续攻关。改形小组继续研究,于10月10日将经过完善的第一方案向更高级的领导部门汇报,得到批准,并要求设计一个新的多功能刺刀。该刀除具有刺刀功能外,还要有匕首、钢锯、钢丝剪、螺钉起子、罐头刀等功能,该多功能刺刀后来获得“8910工程”创新奖。于是改形小组又是连续10天,完成12个部件、58张图纸的设计计算,于20日将图纸交到了试制工厂。
试制工厂在要求高、时间紧、工装少的条件下竭尽全力赶制,20个日夜连轴转,于11月10日拿出了3支改形样枪,与原型枪相比有3个变化:(1)外形获得突破,既不同于苏联步枪式样,也有别于欧美等国步枪;(2)材料亦有突破,弹匣、护木、握把和枪托使用了工程塑料,手感舒适;(3)金属表面改用了黑色磷化处理,防锈性能好,抗磨能力强,这是我国第一次在钢件表面处理摆脱了发蓝氧化的老路。
11月16日,将样枪向军内、工业部门高层领导做了汇报,得到领导满意。随后攻关小组又对塑料弹匣、塑料护木作了常温、高温、低温和浸河水试验;重新对设计图纸进行了细微推敲审定,于12月3日向工厂移交了图纸,经过80天的努力终于完成了任务。
1989年春,在工厂的积极努力下,经过国家靶场试验考核,按照武器定型管理程序,按时出厂了一批改形的5.8mm突击步枪,及时交付了部队,该枪就是1987A式5.8mm突击步枪。后正式命名QBZ87A式5.8mm突击步枪,并试验性地装备部队,但数量不多,而且最终被QBZ95式突击步枪所取代。

QJZ87式5.8mm轻机枪
这款81步枪的改进型,主要用于小口径子弹的验证,并没有列装。但他意味着中国的小口径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9-12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1988年

88S式5.45mm半自动步枪
20070829_7d5a6d95604ea89fcdaesNHacrPtXSiF.jpg
88S式5.45mm半自动步枪实际上就是口径为俄制5.45mm的56式突击步枪半自动出口型,由于仅仅更改了口径,发射机构仍然是56式(AK-47式),没有增加击锤延迟体,因此不能算是AK-74的仿制型。
88S式半自动步枪有类似AK74型的固定枪托(但是不带识别凹槽)和两种折叠枪托,一种为AK-74M外形的右侧折叠枪托;另一种为56-2式突击步枪外形的右侧折叠枪托。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9-12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QBU88式5.8mm狙击步枪
20070829_7d5a6d95604ea89fcdaesNHacrPtXSiF.jpg
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小口径进行论证,1982年又对5.8mm重弹作为重机枪、狙击步枪用弹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于1986年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5.8mm重弹的射击精度及侵彻力均与53式7.62mm普通弹相当,可满足通用机枪的要求。因此,1989年正式立项对5.8mm重弹、发射药、使用该弹的通用机枪、狙击步枪及瞄准镜进行了全系统的研制。QBU88式5.8mm狙击步枪(简称QBUQBU88式狙击步枪)的研制历时6年,于1996年完成生产试制任务,1997年首先装备驻港部队。
QBUQBU88式狙击步枪采用5.8mm机枪弹(重弹),有效射程达800m,在1000m距离上可100%穿透3mm厚的A3钢板。在此距离内,其侵彻能力超过了85式7.62mm狙击步枪,精度也优于85式狙击步枪。经过各种特殊环境条件的使用试验,QBUQBU88式狙击步枪的故障率较低,可靠性较好。
QBUQBU88式狙击步枪采用无托结构,因此缩短了全枪长度,改善了机动性,同时直枪托也有利于抵肩射击时减小翻转力偶,提高射击精度。全枪由枪身组件、枪机组件、复进机组件、发射机组件,枪托、上护盖和下护托、弹匣及脚架共9大部件组成。发射机的全部零件组装后,共用一个弹簧同时起到击锤,簧、阻铁簧、单发组铁簧、扳机簧的作用。发射机内还有阻铁保险、不闭锁保险,构成了多重保险功能。枪托、上护盖和下护托3大件组成全枪的外形,每件与枪身连接的插销均连接在各自的本体上,不致散落。附件装在下护托的握把内。
构成步枪整体外形的枪托、上护盖、下护托3大件均用超韧增强尼龙66注塑而成,基本色彩为黑色,总体均匀一致,外表面呈细麻点亚光面,既不发光又有好的手感;其热变形温度高(250~260℃),并且来源丰富。黑色金属件采用化学复合成膜磷化技术,具有膜层薄、晶粒细,结合力强。其抗腐蚀能力比氧化高10倍以上。枪管内膛采用换向镀铬技术,使铬层结晶均匀,提高了枪管使用性能。枪管毛坯采用调质处理,改善了加工性能,在长径比特射大的情况下,保证了内膛加工质量。对复杂的关键件如枪机组件、机匣、瞄准镜座等尺寸精度要求高,形位公差要求严的零件采用加工中心加工。对表尺觇孔采用激光或数控线切割机加工。其余尽量采用少切屑或无切屑的冲压、型锻、注塑、焊接等工艺。
部队原要求是设定提把,便于战斗中转移阵地时单手携行,但由于QBUQBU88式狙击步枪的质心正好是瞄准镜的位置,如果瞄准镜安置在提把上,会增加全枪高度。因此设计时确定了单手携枪的位置在瞄准镜座之前、全枪质心位置靠前一点的上下护木部位,并调整了下护托右方尺寸的大小,使握持舒适,并保证握持部位与瞄准镜之间的空间,这也是QBUQBU88式狙击步枪左右护木的手指槽数量不同的原因。经过征求部队意见,认为该设计可满足携枪的要求,达到了不设置提把的目的。
QBUQBU88式狙击步枪同时配有光学瞄准镜和机械瞄具两套瞄准装置,在使用光学瞄准镜时,机械瞄具可以翻倒,避免影响学瞄准镜瞄准。在使用机械瞄具时,需要卸下光学瞄准镜,将准星座和表尺座竖立。多普勒变倍望远光学瞄准镜具有3~9倍连续可调的放大倍率,分划内装定,调整简便,瞄准镜采用燕尾座与枪结合,由旗形手柄紧定,装卸快捷,重复装定精度高,不影响准确度。机械瞄具直立时有可靠的定位,经试验长期重复扳倒与竖立,磨损量甚少,对射弹散布影响甚小。两套瞄具有相近的理想贴腮高度:机械瞄具为50mm,光学瞄准镜为51mm。
瞄准镜分划为垂直方向上有7个“∧”形箭标,箭标顶端为瞄准点。100m、200m合用一个瞄准点,300~800m射击距离上每100m有一个单独瞄准点。瞄准分划右侧的数据为射击距离。尽管使用了变倍望远光学瞄准镜,实现放大变倍。但是瞄准分化仍然使用79狙击步枪的俄国老技术,毫无创新可言。当看到官方的QBU88狙击步枪瞄准镜的赞美性介绍时可以跳过。
轻型两脚架可拆卸、可折叠、火线高可调。该两脚架采用高强度铝合金,通过硬质阳极氧化处理,有质量轻,耐腐蚀,耐磨的优点,但缺点是强度不足,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断裂。事实上根据杂志上的公开报道,在QBUQBU88式狙击步枪刚开始装备部队时,由于部队内没有专门的狙击训练教程,许多射手采用轻机枪的方式来使用狙击枪的两脚架,每每在依托地面射击时都习惯大力地把脚架锄进地面,结果造成许多两脚架断裂的情况(但事实上这种两脚架的强度也不高),以致于要专家在杂志上公开撰文说明两脚架的用法。
两脚架的安装在枪管上,这一位置在网上的讨论中备受到质疑,因为支承点在枪管上会对枪管振动造成干扰从而导致散布精度变差,所以现代狙击步枪大多都采用浮置式枪管,而两脚架一般也不会安装在枪管上。但据说由于QBUQBU88式狙击步枪本身的设计精度要求就不高,而所配用的也是普通的机枪弹,因此枪管浮与不浮其影响都不大。那么,QBUQBU88式狙击步枪的精度究竟如何呢?据网上的消息是说在100米距离上10发弹全数散布半径接近于普通胸环靶10环的直径。
QBUQBU88式狙击步枪在安排人机操作尺寸和位置时,根据成年人体尺寸和部标准地确定了有关参数。其中优先确定瞄准装置的位置。瞄准镜眼罩到抵肩的合适距离是190~200mm,确定为195mm;表尺照门距离抵肩为245mm;因为是无托结构,这个距离较近,宜采用觇孔,对觇孔的大小试装了1.1mm×1.1mm,1mm×1mm,0.8mm×0.8mm 3种小方孔,经部队使用试验确定优选为0.8mm×0.8mm;贴腮高度按人机环设计要求范围是50~75mm,为使用瞄准镜不致过高,使全枪质心接近枪膛轴线,最后,确定为51mm;表尺8个码的贴腮高度为50~53mm。
扳机到抵肩的距离。这一距离对射手操作省力是极为重要的。因为是无托结构,握把与扳机要放在弹匣的前方,这就使得此距离过长,操作费力。为缩短此距离,使握把与扳机尽量靠近弹匣,所以采用直弹匣,以减小弹匣的总宽度;并将安装方式改成直插式,以减小装配距离。这样按照中国人的一般臂长,优化握把与扳机到抵肩的距离为365mm;并合理选择握把的形状,周长104mm,与枪膛轴线的夹角65°,使射手握持舒适省力。
拉机柄与保险位置的设置。一般拉机柄均设置在枪机框上,由于是无托结构,拉机柄距抵肩距离太近则操作时使不上力,根据全枪的布局,枪机组件采用短导轨长导引,枪机框以一长管伸展到前方,在导杆上作辅助引导,拉机柄设置在枪机框前端长管的右前方,拉机柄距抵肩375mm,使装填操作自然省力。保险设置在机匣后下方,左右手都能操作。
QBUQBU88式狙击步枪采用三闭锁突笋的枪机,固定击针,枪机外形看起来就好像SVD/85式狙击步枪的枪机,事实上整个QBU88狙击步枪系统基本上就是85式狙击步枪的缩小、无托、改进版。QBUQBU88式狙击步枪的发射机构由扳机、扳机杠杆、阻铁、单发阻铁、不到位保险、发射机构支架及轴等零件组成,属单发发射机构。击锤处于待击状态时扣动扳机,拉动拉杆带动扳机杠杆,推阻铁旋转,释放击锤,击锤在击锤簧扭力的作用下,向上回转,打击击针,实现击发。击发后,枪机后坐压倒击锤(射手仍扣住扳机),击锤由单发阻铁及不到位保险共同扣住,枪机复进到位后,压下不到位保险,不到位保险与击锤解脱扣合,此时松开扳机,单发阻铁随阻铁一同回转,释放击锤,交由阻铁扣住,击锤处于待发状态,扣动扳机又可进行下一轮击发。该发射机构与枪采用积木式设计,发射机构作为一个单独的功能模块,便于多方案设计、改进,利于枪的整体设计,可缩短武器的研制周期,也便于各分系统的设计改进,同时也满足使用维修性要求。为提高全枪在特殊环境条件(如浸河水、风沙等)下的工作能力,在发射机构底部设计了漏水(沙)孔。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9-12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BBQ-901式麻醉枪
20070829_7d5a6d95604ea89fcdaesNHacrPtXSiF.jpg
BBQ-901式麻醉枪是中国中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一种非杀伤性特种武器。1988年设计定型,主要装备侦察部队。
口径:12.7mm
全长:315mm(折叠枪托)
570mm(展开枪托)
全重:1.45千克
射程:40米
发射方式:单发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7-9-12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座下来休息休息。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9-12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1989年

QJZ89式12.7mm重机枪
20070829_7d5a6d95604ea89fcdaesNHacrPtXSiF.jpg QJZ89式12.7mm重机枪系统以平射为主,用以杀伤敌集群目标,压制轻型武器火力点,毁伤轻型装甲目标;必要时,它还可实施高射,对武装直升机等低空目标进行射击。该系统由重机枪、白光瞄准镜、微光瞄准镜、穿爆燃弹和穿燃弹曳等组成。
该枪首次采用枪管短后坐-导气式混合式自动原理;机头回转闭锁机构,供弹系统采用环型杠杆传动机构;枪架采用球形铰链结构;配有白光瞄准镜和微光瞄准镜
无论战场如何变化,无论士兵的体力如何有限,大口径机枪才是真的中流砥柱。
口径:12.7mm
全长:1192mm
枪管长:1003mm
全重:26.5千克
枪身重:17.5千克
枪架重:8.5千克
初速:825米/秒
理论射速:450-600发/分
有效射程:1500米
弹箱容量:50发
枪弹:54式12.7mm枪弹、84式脱壳穿甲弹、89式穿甲燃烧曳光弹、89式穿甲爆炸燃烧弹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9-12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QLT89式50 mm榴弹弹射器
20070829_7d5a6d95604ea89fcdaesNHacrPtXSiF.jpg QLT89榴弹弹射器(经常被简称为“三无发射器”)是与比利时的NR8111(法国的FLY-K-TN8111)极有渊源,其论证工作从1980年代初开始,在198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1990年代初研制成功。武器系统由89式弹射器和89式杀伤弹组成,其发射原理在FLY-K中已经有介绍。这是一种单兵使用的曲射面杀伤武器,主要装备步兵连、排属分队,也可配备特种部队。其主要战术任务是杀伤200~800m距离内的有生目标,压制和摧毁火力点、轻型防御工事等等,并为步兵分队提供火力支援。QLT89榴弹弹射器目前已小批量生产并装备驻港部队。
89式弹射器由定向装置、击发装置、座板组件、背带4部分组成。定向装置包括定向杆和防护筒。定向杆赋予弹丸飞行的方向和承受发射时的冲击力;防护筒用于保护定向杆和连接瞄准具,也是发射时手抓握的部位。击发装置由支撑管、击发组件和击针组件组成。支撑管用于容纳击发组件,连接弹射装置和炮杵,中部装有解脱销。击发组件由击发套管、保险销和击发机组成,功能是驱动击针组件和释放击针,构成待发保险。击针组件由击针座、击针簧、击针顶杆和惯性击针组成。座板组件由钢质底板、驻臼、吸震套和炮杵组成,是弹射器的支撑部件,用于承受和传递射击时的后坐能量。
89式弹射器的瞄准具与FLY-K不同,是由表尺板和背带上的射角标记组成。表尺安装在防护筒上,表尺板上印有“8、6、4、2”的字样,分别代表800m、600m、400m和200m;背带除用于背负外,还有与表尺板上"8、6、4、2"相对应的射角标记,用于对相应射程进行瞄准。
89式50mm杀伤榴弹的引信由碰炸机构、延时自毁机构和保险机构组成。发射后当弹飞离弹射器50-100m时解除保险状态;碰击目标后惯性击针克服阻隔簧的抗力,击发雷管;如果着发机构失效,延期药盘经19-30s后再引爆雷管。战斗部由铝合金壳体、破片套和高能炸药压制的主装药柱组成,破片套由刻槽钢丝绕制成,爆炸时可形成800多片杀伤破片,杀伤半径超过16m。
89式弹射器
重量 ≤4.1 kg
全长 ≤600 mm
寿命 6000 rds
89式杀伤弹
弹径 50 mm
全弹重 ≤700 g
全弹长 ≤330 mm
有效杀伤半径 ≥16 m
初速 100 m/s
有效射程 200~800 m
最大射程地面密集度 40×10m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9-12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1990年
MAK-90式7.62mm半自动步枪
20070829_7d5a6d95604ea89fcdaesNHacrPtXSiF.jpg
继84S型半自动步枪之后,北方工业公司在北美市场又推出了MAK-90式半自动步枪。MAK-90的意思是指“AK-1990改进型”(Modified AK-1990),实际上是56式冲锋枪的Post-Ban版,主要面向民用市场,使用标准的7.62×39mm枪弹,改装后也可使用5.56×45mm北约制式枪弹。MAK-90推出不久,就成为美国销量最大的源自AK47设计的半自动步枪。为符合美国对民用步枪的限制,MAK-90进行了多项改进,例如放弃了已经被禁止的折叠枪托、小握把、膛口装置部件;为便于握持,木枪托上设有拇指孔。因此其外形和56式冲锋枪相比有较大的差异。
MAK-90扳机力适中且动作平滑,因此受到不少用户的青睐,销量较高,被公认是AK步枪中的精品。但MAK-90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固定枪托上的拇指孔很难符合每个用户的手形,令少数用户操枪困难。护木部分也超出了部分用户手掌所能轻松握持的宽度。在后来的一些MAK-90生产批次中,引入了玻璃钢等材料制造枪托、护木,解决了操枪不便的问题。这也就使MAK-90有两种枪托的型号(木托、合成材料枪托)。同时,一些外国制造商、爱好者也不断推出关于MAK-90的改进服务和教学影片,例如更换复合材料护木、更换枪托、改善部件光滑度、加装瞄准镜、加装快速卸弹匣按钮等,使得MAK-90日臻完善。
备注:由于美国在1989年禁止进口的AK拥有如下几个特征:手枪形握把、折叠枪托、刺刀座和枪口装置,受这种规定影响,北方工业公司的各种AK都不能再出口到美国,因此北方工业公司便顺应潮流地推出了这种采用运动步枪枪托、取消枪口装置、取消连发功能、配有5发容量小弹匣的MAK-90。不过由于枪的零配件都有Pre-Ban和Post-Ban之分,因此在北美有些人购买了这种运动型的AK后,换上一个小握把甚至折叠枪托,再购买Pre-Ban的弹匣甚至弹鼓,照样玩得爽。难怪郑三炮说美国的禁枪法案都是“政客们酒后或嫖后在墙上画道的结果”。不过在1998年起北方工业的枪械已经全面禁止进口到美国了,因此现在北美市场上销售的MAK-90却又成了Pre-Ban了。
六安论坛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