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313
  • 回复6

[摩托车] 摩托下乡招标进入倒计时,重庆摩帮面临裂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1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标者可获13%的ZF补贴,对原本就属微利的摩托车企业影响巨大

  重庆摩帮在高速运行17年后,终于走到了十字路口———ZF即将把摩托车纳入下乡补贴,中标入围者,可获得车价13%的补贴,而无法入围的品牌无疑将面临生死考验。

  各企业加班制作标书

  正月初三,嘉陵集团部分市场、技术人员就开始加班,“完成标书是今年头号任务!”而宗申相关人员整个春节都没休息。“今天下午我们的标书基本制作完成,大约超过3000页。”

  昨日,来自建设、隆鑫、力帆、鑫源等企业的消息也显示,目前各自标书准备已达到2000页。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宣布从2月起,摩托车纳入家电下乡政策补贴范围。在随后公布的《全国推广家电下乡产品(摩托车)项目招标文件》中,明确了对实施地区农民购买中标的摩托车,由国家财政以直补方式,按产品销售价格的13%(最高不超过650元)给予补贴。此次招标将于2月19日结束。

  重庆摩帮面临大考

  重庆去年的摩托车产量创记录地突破1000万台。其中出口约占1/3,内销部分主要集中在广大农村。从去年9月份开始,受金融危机影响,作为重庆支柱行业的摩托车已出现减产、裁员窘境,中小摩托车企业或濒临破产或已经关门。另一方面,农村市场也出现萎缩,返乡农民工减少购车。

  摩托车销售属微利产品,ZF13%的补贴对于徘徊在生死线上的重庆摩帮,无疑将产生致命影响。力帆此前曾表示,一旦入围下乡目录,有信心将国内市场销量提高30%。

[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 于 2009-2-21 18:32 编辑 ]
摩托车下乡即将启动,摩企都想争食这块“蛋糕”。.jpg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9-2-21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20家摩企 几家能胜出?

重庆摩托车协会昨日介绍说,重庆目前有资格投标的企业超过20家。

  记者注意到,此次公布的《招标文件》门槛并不高,只规定投标企业须是工信部公告内摩托车生产企业;其产品在所投标省市综合覆盖率不得低于60%。重庆摩托车协会认为,此次公布的《招标文件》体现了普惠制。

  既然门槛不高,是否意味着所有企业都能中标?回答更倾向于是“不”。记者在行业中得到了几个版本的说法,早先是说可能有八九家中标,本周又有消息说估计是12家。

  按照行业惯例,嘉陵、建设、力帆、隆鑫、宗申是重庆乃至中国当之无愧的一线企业,年销量都在百万台以上,而一般年销量在20-40万台的企业称为二线品牌,在重庆有劲隆、鑫源、银翔、恒胜、银钢等,重庆还有数量更为庞大的三线企业。

  商务部、市ZF,以及重庆企业高层近期频繁往来,记者得到的信息是,在中标企业数量上存在巨大挑战。

  尹明善:

  同情,但还得靠他们自己

  尹明善是中国摩托车商会会长。这个有着官方背景的商会,一定程度上参加了摩托车下乡政策的制定。

  “这个政策从短期内肯定能刺激内需,扩大销售,从而减轻企业负担,最终减少社会的就业压力。”近期尹明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该政策持积极评价。

  但在回答到底有多少企业能“中标”时,尹明善极谨慎地回答说:“商务部可能最终会同意20-25家企业入围,重庆占全国1/3的产量,也就是略高于1/3的企业能入围。”如果这个结果言中的话,重庆只有7-9家企业能中标。

  重庆摩帮就业人口高达几十万,而全国的从业人口有数百万,对于不能入围企业的生存,尹明善非常慎重。

  “摩托车行业集中度不高,自主研发和创新都不够,因此必然要行业重组。长远看,国家的政策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尹明善特意提到了美国通用。“通用的历史很能说明问题。福特长期是美国企业的霸主,但通用最后超过福特,靠的正是一次次的兼并,比如雪佛兰、别克都是后来进入通用旗下。重庆不一定要保留这么多工厂,我们也希望重庆诞生诸如美国通用这样成长背景的摩托车公司。”

  “力帆也是从小企业成长起来的,我对中小企业面临的压力感同身受,但这的确是重庆的重大问题。希望中小企业能在重组中走出来,而大企业也要有足够的胸怀!”尹明善说。

  中小企业:

  卖厂?或者挂靠?

  如果说一线企业相对稳妥,二线企业努力争取的话,重庆众多的三线品牌则站在了悬崖边上。

  记者了解到,对于摩托车下乡,大部分中小企业一直持抵制态度。“这种补贴违背了市场规律,对我们的冲击显而易见!3000-5000元的摩托车,13%相当于获得了400-600元的补贴,对于中小企业只有死路一条!”重庆某三线企业老板告诉记者,对于无法入围的企业,面临几种可能性:一是把工厂卖了,但现在行业竞争太大,对于摩托车这个夕阳行业来说,谁还会来买?

  记者昨日获得另一个消息是,也有企业正在寻求向大企业“挂靠”———大企业一旦获得下乡,将“允许”其它企业代工,一款下乡的生产车型将交纳120万元。

  当然也有企业正在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不可能一棵树上吊死吧!”一家三线企业老板表示,他们已将产品重点转移到50CC排量以下的摩托车,差异化产品对于这家企业来说,不失为一条生存之路。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9-2-21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结果中!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9-2-21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力帆的尹明善老总,这次举的例子不太好,因为目前的通用快要破产了,力帆要成为中国的本田或铃木呢!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9-2-22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豪江的一款战神俺还是挺看好:tm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9-2-25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力帆 隆星都在造汽车了的嘛!~~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9-2-25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新感觉 造的东风小康 微面车!~~~现在很多都在象汽车转型老!~~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