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881
  • 回复3

中消协挑战"12点退房"等潜规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6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中消协将挑战“中午12点退房”等商家所谓的潜规则。昨天,中消协公布了2009年十大消费维权举措,挑战商业销售、餐饮住宿等七大领域的潜规则成为重中之重。

  “打折商品不退不换”、“机票超售无额外赔偿”、“谢绝自带酒水”等,已经成为一些领域的潜规则。

  中消协表示,商业销售、餐饮住宿、旅游娱乐、装修物业、美容、教育培训中介领域和农资产品中,都存在这样一些潜规则,多数不为消费者所知,但又对消费者危害极大。中消协今年将组织专家点评分析,提出破解的建议,对这些潜规则进行挑战,并以报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布。

  此外,中消协还将组织由专家、律师和地方消协等参加的课题组,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改展开专题研究和讨论,使其从法律层面更好地帮助消费者维护权益。

  其他举措

  1.“3·15”期间将针对食品安全、企业社会责任等热点问题开展网上访谈。

  2.发布《科学消费指引》,组织编写《消费教育大纲》,帮助消费者科学、合理消费。

  3.披露消费侵权行为,对存在的消费隐患,提请有关部门加强监管。

  4.加强农村消费引导,为“家电下乡”开辟解决售后服务争议的绿色通道。

  5.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向ZF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6.重点关注社会上突发的消费热点问题,并适时发布消协观点。

  7.加强消费者投诉处理能力,完善消费者救助体系。

  8.组织开展中消协成立25周年纪念活动,让消费者了解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9-3-16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消协点评十大消费事件 民意推交强险改版居首

  事件回顾:去年1月11日,交强险责任限额从6万元提至12.2万元,新方案于去年2月1日零时起实行。

  消协点评:虽然首次“改版”还存在令车主不尽满意的地方,但新方案体现了保险监管部门对民生诉求的重视。

  公众所表达出对实现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热情和努力,成为推进制度改革的巨大动力。

  2.“集体返航”拷问职业操守

  事件回顾:去年3月31日,东航云南分公司共14个航班发生“集体返航事件”,当天昆明机场1500多位乘客未能如期离港。

  消协点评:航空公司及其飞行人员将旅客的安全置于何处?肇事飞行员的职业道德何在?针对东航两次不同的声明,人们不禁要问,航空公司滥用“天气原因”逃避违约责任,究竟还会走多远?

  3.我国告别免费塑料袋

  事件回顾:去年6月1日起,我国实行限塑令。

  消协点评: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既是ZF的重要工作,也是广大企业和消费者的社会责任。使用环保产品已成为国家提倡的消费理念。

  4.《反垄断法》正式实施

  事件回顾:2008年8月1日,《反垄断法》正式实施

  消协点评:《反垄断法》的实施意味着企业利用市场垄断地位操纵价格将被视为违法,有利于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5.汽车消费税抑大扬小

  事件回顾:从去年9月1日起,汽车消费税政策调整。

  消协点评:该政策旨在抑制大排量汽车,鼓励小排量汽车。尽管短期效果尚不明显,但所释放的象征意义十分明确,就是进一步鼓励消费者选择经济实用、节能环保的小排量汽车。

  6.乳业陷“三聚氰胺”危机

  事件回顾:去年9月,继三鹿后,蒙牛、伊利、光明、雅士利等22家企业的奶制品被检出含有三聚氰胺。

  消协点评:国产乳业深陷信用危机,中国制造蒙受耻辱。乳品行业乃至整个食品业应该严格自查,彻底斩断自身还存在的“三聚氰胺”、“四聚氰胺”毒瘤。

  7.十项措施扩大内需

  事件回顾:去年11月5日,WJB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消协点评: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增长,成为十项措施的一大亮点。

  8.“家电下乡”全国推广

  事件回顾:去年11月28日,有关部门发出通知,从今年2月1日起,“家电下乡”开始向全国推广。

  消协点评:“家电下乡”是拉动农村消费需求、改善农民生活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农村的发展将形成长远影响。

  9.两岸直航掀起消费热潮

  事件回顾:去年12月15日,大陆和台湾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三项协议正式实施。

  消协点评:直航后将大大降低两岸消费者的成本,掀起旅客往来观光等消费热潮。

  10.成品油消费税正式实施

  事件回顾:去年12月18日,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正式实施成品油消费税。

  消协点评:体现了“多用多负担、少用少负担”的原则,使消费者的支出能更好地反映消费成品油的社会成本,起到公平税费、公平负担和引导消费行为的效果。 (责任编辑:符仲明)来源:京华时报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9-3-16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就该这样做了````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9-3-16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支持消协的~~
中国的消费者是花最多的钱去办最吃亏的事~~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