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112
  • 回复1

SATA2:火腿还是鸡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16 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期以来,硬盘都是PC里更新速度缓慢的配件之一。从ATA到SATA的转变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尽管SATA尚未完全普及,但SATA2已经步入市场。最近大家对SATA2是否值得购买产生了很多讨论,有说好的,有说不值得的,究竟SATA2的性能表现如何,正是我们需要一起去分析的。

混乱的SATA2市场

一年半以前,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Intel开发者论坛(IDF)上,Serial ATA工作组发布了第二代Serial ATA传输速率——3Gbps规范,这之后SATA2的各种传闻不绝于耳。有人说SATA2把硬盘外部传输速率提升到300MB/s,也有人说SATA2的精髓体现在NCQ技术上。这些说法都没有错,但他们更多只讲到了问题的某个方面。而这些含糊不清的概念被延伸到了产品上,一些存储设备制造商在宣传新产品时为了制造技术先驱的“明星”效应,利用SATA2规范的漏洞,在只拥有部分新功能的情况下,就宣称自己的产品是SATA2硬盘。于是在SATA2刚刚诞生之际,消费者见到了混乱的局面。

其实,SATA2是一系列技术与规范的总称,包括有3Gbps高传输速率;Native Command Queuing(NCQ)本机命令队列;背板互连;交错旋转预备;硬盘活动指示;热拔插和到位检测;Port Multiplier;可升级到SAS等等。总之,SATA2带来了更快的外部传输速度、更为优化的本地命令执行方式、更多的硬盘状态监测技术,以及用一揽子技术为网络存储和服务器存储提供解决方案。

硬盘速度有改观吗?

对于普通的个人用户而言,网络存储和服务器存储技术显然距离太远,大家最为关心的是SATA2能不能在家用电脑上带来更快的速度体验。那我们就要从SATA2系统必备的3Gbps数据吞吐速度和NCQ技术说起。

相信几乎所有人在听到3Gbps速度的同时都会为之一振,对于了解硬盘的爱好者来说这的确太有诱惑力了。但疑虑也随之而来,要知道如果硬盘内部工作方式没有变化的话,是不太可能大幅度提升实质意义的传输速度的。在阅读过规范的细节后,我们立刻就会冷静下来,原来这里所指的仅仅是硬盘的外部传输速度。

首先,要从硬件上支持300MB/s传输速率,就要求硬盘和集成于主板南桥内的磁盘控制器两者皆兼容SATA2规范,所以请先确认你的主板南桥至少是Intel ICH7系列、VIA的VT8251、nVIDIA的nForce4 Ultra、SLI芯片、C51系列、ATi SB450、ULi M1573南桥或更新的产品,才能使用SATA2。对于较早的主板就没有这么幸运,如果你有一块老主板+SATA2硬盘,那对不起,还是只能像SATA1那样跑150MB/s。

全面支持SATA2以后,新硬盘究竟能比过去快多少呢?我们不得不很遗憾地告诉大家,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际的测试中得到的结论,都将我们引向一个事实,由于硬盘内部传送速率远远落后于外部传输速率,在配备单个硬盘的电脑上我们几乎不能够体会到任何速率上的变化。

有人会说,那NCQ带来的改变总是切实的吧?其实不然,NCQ眼下也做不了SATA2的救命稻草。作为一项必须要有软件支持的技术,NCQ现在毫无用武之地。我们必须要等,等操作系统支持,等硬盘驱动支持,现阶段NCQ有跟没有,没啥区别。

而且即便将来的软件端支持逐步有所改善,我们也不要期望太高,通常这种优化效果提升性能会比较有限,从理论上看它是堪称完美的,但实际操作中问题不少,首先,如果你的数据在硬盘上恰好是顺序存储得当的,那NCQ肯定无效了;其次,系统中执行的命令序列千头万绪,优化不得当不排除极端状况下有效果更糟的情形,这种情况在多任务环境中尤其容易出现。

敢问SATA2意义何在

的确,对于只使用一块硬盘的普通消费者来说,现在是难以感受到SATA2的好处。这就像已经拓宽的马路,但还是只有一台车子在跑,是感觉不到其差异性的。

SATA2的意义更多存在于多硬盘的系统中。同现有的磁盘矩阵系统相比,SATA2磁盘系统最主要的两大优势就是“高速的数据传输速度”和“低廉的价格”。随着磁盘价格不断下挫、性能不断提升,基于SATA2的存储系统将会迅速普及。当然它在稳定性上还必须作出更多努力才行,否则随着使用人数的逐渐上升,磁盘阵列的布线及散热问题将会日益凸现出来。

尽管现阶段SATA2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几乎是无足轻重,但串行技术却仍然在前行。以前,由于SATA-IO组织并没有严格定义符合多少规格才能贴上SATA2这个印记,所以市场中出现了技术与功能有很大出入的硬盘产品却都被标上SATA2标牌的情况。为了阻止硬盘厂商滥用SATA2名称造成混乱,SATA-IO发布了新的SATA 2.5版本规范,将大多数主流SATA架构技术都整理进一个单一的文档。希望通过推出SATA 2.5规范来一统天下。然而桌面系统的消费者很可能并不会买账,他们要的是更加实用,而且能够带来变化的技术。

或许这样的变化只有靠垂直记录技术才能完成了。多年以来,硬盘一直采用磁场的磁化方向与盘片表面平行的记录方式,我们可以把硬盘的盘片看作是一个二维的平面,磁单元沿着盘片旋转的方向排列,磁极相邻,首尾相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5-12-16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SATA2和DDR2相似,只是升级中的版本而已,没什么实际的用处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