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桑葚亲子游收获快乐 采桑葚,是很多有着农村生活经历的人儿时的快乐回忆。这些果子长在桑树上,呈椭圆形,颜色或红或紫,吃起来酸中带甜,营养很丰富。前两天,一群幼儿在家长们陪伴下,来到我市一家生态园采摘桑葚,收获童真童趣的快乐。
走进大片桑园,可能是第一次见到桑葚,这些小不点个个兴奋起来,手拿小菜筐,与妈妈或老师一块采摘桑葚。他们钻来钻去,都想找到最大最熟的桑果。一会儿就摘了半筐,有的当场尝了几颗。
@家长:因为现在孩子比较城市化,像农村他们都感觉不到了,我觉得这个蛮好的,有机会体验体验户外活动, 对孩子成长会很重要。
@幼儿:很开心
@家长:感受一下大自然么,平时家里面呆的多一点,然后带他来感受一下自然界
据生态园负责人介绍,该园地处城郊,一年四季有花有果,桑园达数百亩,最近每天都有很多游客进园采摘桑葚,体验农桑,收获快乐。
@生态园负责人:这个是一个比较新颖的项目,桑椹口感也比较好,而且从健康保健来讲,是纯天然的,无污染的。
插秧一种逐渐消失的农耕技艺
说完了采桑葚我们再来说插秧,出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期、生活在农村的小伙伴们基本都了解,很多人还亲身经历过,但是对于那些八零后、甚至九零后生活在城市的小伙伴对这个传统的农耕作业大多不很了解,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70后、80后记忆中最美的田园耕作画面。
初夏正是插秧的季节,但是伴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从事传统耕作的人也越来越少,多人下田插秧的场景更是难得一见。我们的记者也是在田间地头转悠半天,才拍到了这样珍贵的画面。
@村民:栽像我们这个岁数都会,种少些栽多些。栽秧我们十几岁就会了,上十岁。
插秧是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它需要经历拔秧、栽秧两个互相矛盾的过程,程序复杂,用工需求大,伴随着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插秧这一传统行业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张店镇牌坊村书记 梁祖超:栽的少,因为栽的人工工钱比较贵,大部分在我们这儿都是以直播为主,这样省时省工,省些钱。
虽然机械化生产比较省力省钱,但是传统的插秧也有他独特的优点,很多年纪大的农户都表示更加喜欢插秧的方式。
@村民 熊祖明:我栽的可能多一些,因为栽虽然投资大,但是抗倒性好。种(直播)的不好呢,籽子下重了,就容易倒伏,我种庄稼有几十年时间了,我们老习惯一样,还是栽秧好些,管理也好管理。
从插秧到种秧虽然是农业生产现代化的一次飞跃,但是传统的插秧技艺仍然深深的留在我们记忆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