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理财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很多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有些积蓄,日常生活开销中花不完,除了放在银行吃利息,还有哪些投资理财?刚刚过去的春节里,有的老年人还收到了儿女们数额可观的红包,如何管理这笔收入,老年人都有着哪些打算。  
   积少成多  
   春节里,抢红包、发红包总是吸引着大家,在有些家庭中,子女等年轻一辈也会给老人包上拜年红包,一个假期下来,老人也多了一笔收入。“光是大年三十晚上,我就一共收到了1千块钱左右的红包。”年过八旬的市民徐进军,在这个春节的红包收入大约有两三千元,都是儿女、孙子孙女给他的,“以前是我们包给他们,这几年年轻小辈们也都上班挣钱了,变成了我们收红包。”对于这笔红包钱,老徐和老伴分成了几份花销:给前来拜年的亲戚家小孩发红包约800元,下一个月生活费约1200元,剩下的钱则与工资一起存进了银行。说起日常理财,老徐说,他和老伴每月的退休金收入约近4000元,生活开销约1500元左右,剩余的闲置资金基本上存定期,“积少成多,放在银行比较放心。”  
   投资增收  
   “最近有什么新的理财产品?我打算把先前的积蓄取出来,再加点,凑个整数。”近日,记者在皖西大道上某银行办理业务时,遇到一位打算投资理财产品的老年人,这位阿姨对银行工作人员说,自己购买的一笔理财产品在年前到期,本金和利息取出后,她打算加点钱再购买一笔。最后,她选择这家银行一项保本类的100多天理财产品。   春节后,不少市民的理财需求大增,城区一些银行大厅内,也适时多了不少理财产品的广告。据悉,现在的活期存款为一年0.3%,零存整取的定期存款利息也基本保持在1.95%,而理财产品的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多以3.00%起跳,对“有余钱并有强烈的投资需求”一些老年人来说,确有吸引力。   也有步入老年的市民,在中年时代给自己购买了一些商业保险,缴满一定期限后获得分红,为晚年生活提供多一层保障。  
   存款仍为主流  
   今年70多岁的王老先生,和大儿子一家同住人民路某小区,过年期间,三个子女在一起为两位老人包了一个一万元的红包,加上先前的积攒,老人家有了3万元的积蓄。比起投资理财,王先生还是选择了银行存定期。他说他怕看不懂理财产品吃亏上当,还是让孩子们给存个定期比较安心。“平时吃喝就我跟老伴两个人,花不了多少钱。又和大儿子住在同一个小区,想买东西了打个电话就买好送来了。”于是,除去日常花销结余的钱,两位老人多年来一直坚持定期存入银行。  
   和王老先生夫妻俩一样,相对于各种投资理财产品,不少老年人还仍青睐于存款。其实,把积蓄存在虽然不是买理财产品,但也是一种理财方式的选择,也能让多数老年人放心。(记者 邱杨 实习生 邹绪通 来源大别山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