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432
  • 回复1

《送养女38年后六安寻亲》后续报道→“希望下次再来我能有个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30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送养女38年后六安寻亲》后续报道→
“希望下次再来我能有个家”
来源:六安新周报
  722日本报报道了《送养女38年后六安寻亲》,主人公王倩一家在福利院没有得到一点有价值的信息,失望之余,他们拨通了本报的新闻热线,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尽可能找到一些线索,实现自己的愿望。
  727日,六安新周报记者通过多方联系,联系到部分当年六安县福利院的离退休工作人员,希望通过他们的回忆,能为王倩找到“寻亲的路”,记者在陪同王倩一家寻访的过程中,和他们一起感动。一路上发生的很多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寻访地:百花苑小区12101
  寻访人:六安县福利院院长黎华江
91岁老院长努力回忆线索
       黎华江今年已经91岁高龄,当我们说明来意时,老人很乐意地给我们介绍了当年福利院的情况,遗憾的是老人从王倩提供的有限的信息里,无法说出更多的有用信息。“当年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很多都已经去世,健在的年龄都很大了。”黎老告诉我们。
  “在我家前面住的还有一个原来福利院的勤杂工叫刘瑞英,你们可以去问问她,看看可能找到有价值的信息。”黎老忽然想到了以前的一个同事。
  黎老的小儿子黎国强带我们来到北外街刘瑞英的住处。旁边的邻居告诉我们,刘瑞英生病住院了,正在人民医院做康复治疗。
  寻访地:市人民医院康复中心
  寻访人:原六安县福利院勤杂工刘瑞英
半身不遂老人一字一字吐露信息
  在市人民医院我们终于找到了刘瑞英老人,可是刘瑞英老人由于半身不遂,已经丧失了部分语言功能,说起话来很费劲。
  可是当听说是来寻亲的,老人使劲地点头愿意配合访问,在老人女儿叶林的“翻译”下,还是得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当年在福利院长大的李连迎,可能知道更多的信息,而且他的记忆力很好,就住在城区的朝阳厂家属区。
  我们继续转到下一站,我们出门前,老人拉着王倩的手,说了一句话大家听的都很清楚:“不——要——急,慢——慢——来。”
  王倩的眼圈湿润了:“那一刻我太感动了,好像拉的就是母亲的手一样。”
  寻访地:朝阳厂家属区
  寻访人:原六安县福利院长大的孤儿李连迎
如果亲人还在应该离城区不远
  在朝阳厂家属区,我们见到了66岁的李连迎,老人很健谈,思维非常清晰,这让王倩一家喜出望外。
  当王倩把自己的身世说过后,李连迎说他从1959年进入福利院到1976年调到朝阳厂,那段时间福利院的情况他是比较清楚的。“当时,弃婴太多了,但可以肯定多是郊区和附近乡镇的,如果你的父母还健在的话,应该也就在六安郊区和附近乡镇,你的下颌有一个明显的黑痣,这个记号做父母的是不会忘记的。但是由于你当时抱走时很小,我没有什么印象,因为当时像这样抱走的孩子太多了。”
  一路寻访,每到一处都有收获,也都留下了遗憾;每到一个地方,王倩的眼睛都要湿润一次。有些倔强的王倩告诉记者:不管怎样都会继续寻找,希望下次再来,我能在六安找到自己的家。  本报记者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11-7-30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报纸我已经看过了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