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汛期来了 六安地下管网又堵了
管道老化、管网混乱等四大原因致堵
雨污分流、排水许可等对策逐步治堵
来源:六安新周报 热线实录:近日,市长热线连续接到市民反映污水漫溢的问题。据反映问题市民介绍,污水漫溢处大部分位于窨井处,污水中带有大量油污,并伴有腐烂腥臭味。现在汛期已来,气温逐日升高,周边居民面对如此情形,不知如何是好。
随着我市城市轮廓的延伸,从1999年以来,我市加大了城市污水管道的建设,污水管网从2004年的80公里,到如今已建成为170公里的污水收集系统。
但目前,我市城区部分居住小区的排水系统,还是雨污合流的形式,部分排水管道,因年久失修已到了报废的边缘,排污能力早已不能满足城市排污的要求。
每年汛期,污水漫溢带来的问题依然不断涌现。如何疏通、改造、提升市区下水道排水的能力,已成为一个摆在眼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现 象
镜头一:
油污堵塞、管道“超龄”
6月11日下午,2点,气温35度。在庆安街做小买卖的小李顶着烈日,正忙着疏通店门外的下水管道。
“掏了不知道有多少次了,没用,几个星期后又会被堵。”小李告诉记者,沿街门面多数是做小吃的店面,油污大多都流入了下水管道,管道早已粘稠不堪,无法正常排污。
一路望去,长长的街面上,有多处污水“占道”,面对这样的小吃街,小李说:“他准备将门面转租了。”
住在大别山路裕安区农委家属区的张大爷说:“前些日子连降大雨,加上小区里的污水管道堵塞,小区给淹了,当时都可以划船了!”张大爷指着墙上水印说道。记者看了一下,印记高度足有一米。
据张大爷反映,这条下水道是小区里唯一的排水通道,已经使用快40年了,加上又是雨污合流,排污、排水能力早已大不如前。
镜头二:
常年流污水、路上长青苔
家住梅山中路的徐女士所在的出租房前有一段路,因下水道不通,常年污水横流,导致很多孩子在该路段摔倒。徐女士希望,能尽快将下水道疏通。
徐女士所说的这条路位于梅山路体彩中心旁边的巷子。
记者在现场看到,地上确实有污水在慢慢往下流,从污水的出口到巷口,大约有50米的距离,地面上有常年流水所生的青苔,附近居民说,这水是从巷口的几户人家家里流出来的。
随后,记者敲开了其中一户人家大门。
住户高女士说,这污水确实是从她家下水管道渗出来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们这房子是80年代的老房子了,下水道已经不通了。”高女士说。
6月11日,记者跟随市政工程管理处排水所所长卢士权再次来到该巷口。
卢士权介绍,渗水的原因是原先的地下管道被堵了,现在要修的话,只能沿着渗水的路边,将路面挖开50公分左右,重新铺一条管道。
“这个要先定个方案,向上面汇报申请,一旦批下来了,就立马着手修理。” 卢士权说。
原 因
老城区下水管道老化
据六安排水公司管网分公司副经理喻嗣杰介绍,近些年,我市城市发展迅速,原先铺设的污水管道,早已不能适应实际需要。
六安老城区经济发展较早,是商业密集区,生活小区见缝插针,大量城市污水远远超过小管径污水管道的负荷,在用水高峰期,污水经常外溢,而且大量污水不得不排入雨水管道,造成雨污合流。
比如朝阳厂、手拖厂、老淠化厂家属区,均是早期建成的,没有所谓的下水管道,均采用雨水箱涵进行排水,这种箱涵是由砖石砌成,现已老化严重,不能满足排污、排水的需要。
污水管网没有统一管理
排水所所长卢士权告诉记者,几年前,城市污水支管网接入,没有统一标准和统一监管,一些单位将污水排入雨水管道,而市政管理部门却往往无权过问,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雨污合流。
再加上一些单位,对自己建设的污水管网缺乏有效管理,导致污水堵塞,而且有些管道也不符合市政要求,在与市政污水管网相接时,往往会发生管道、标高、管径不配套的问题。问题得不到解决,污水又排到雨水系统。
住宅区排水系统与市政排水系统衔接混乱
在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不少住户在装修房屋时,将厨房或卫生间的排水管道接入雨水立管。致使大量污水排入雨水系统,造成雨污合流。
还有些住宅区的门面,为图方便,就近将污水排入雨水口。
喻嗣杰介绍,某些住宅区开发公司在施工中,将污水支管接入市政管网中,而按照规定,住宅区在施工前,要办理临时排水手续,竣工后,要办理永久排水手续,由市政管理部门进行监察。
可是有些开发公司,在未办理任何手续,并且在根本不了解工地附近的排污管网的情况下,将污水支管接入雨水井。
没有隔油池的门面
也做餐饮生意
油垢堵塞下水管网,造成污水漫溢的问题,在目前已相当严重,而源头大都来自小区周边的餐饮门面。
再加上这些餐饮门面,多数没有隔油池或设计不合格,造成管道粘稠堵塞。
目前市政工程管理部门,没有权利对门面房所经营的范围进行要求。所以,我市在油污排放治理方面,面临着一个较为尴尬的局面。
喻嗣杰建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对从事餐饮、洗车等项目经营户,视隔油池、沉淀池等处理设施到位情况,核发营业执照,不具备经营条件的,不得经营。
对 策
雨污分流将进一步完善
记者从市排水公司了解到, 2009年起,我市开始实施《六安市城市污水排放管理办法》。把城市排水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强化城市的排水许可。
本办法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及新开发地区的雨污排放,提出了必须实行雨水、污水分流的新要求。而原有雨污合流的区域,也要在期限内,逐步改造完善。
加强城市排水许可管理
针对治理排水户随意排放污水的问题,办法中也有相关体现。
办法表明,凡从事制造、建筑、电力和燃气生产、科研、卫生、住宿餐饮、娱乐经营、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等活动,向城市排水管网及附属设施排放污水的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必须持有关材料,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城市排水许可证。
如不符合条件,相关部门将责令限期改正,符合条件后,才予以核发城市排水许可证书。
而排水户如没有将污水排入城市排水管网及附属设施的,将依照该办法的相关规定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5000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