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前,市人社部门发布了《第二季度就业失业动态监测分析报告》显示,第二季度的求人倍率为1.46,即每100个求职者有146个岗位虚位以待,这表明岗位供给数总体大于求职者人数,求职者相对容易找到工作。但是相关数据表明,这并不适用于所有行业,在总体“供大于求”的格局下,仍然存在着“僧多粥少”的尴尬现象。
第二季度,我市人力资源市场淡季特征明显,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数量较一季度均出现大幅下降。据统计,进场招聘单位有效数为441家,比上季度减少250家。招聘单位通过各级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发布、登记招聘岗位17734个,进场求职登记的各类人员达到12182人次,分别比上季度减少 31354人和16332人次,下降幅度为63.9个百分点和57.3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第二季度,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之间的比率即求人倍率为1.46。市人力资源市场工作人员介绍说:“求人倍率,是指劳动力市场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如果求人倍率数字大于1,说明岗位供大于求;如果求人倍率数字小于1,说明岗位供不应求。”因此,从总体的求人倍率来看,二季度我市岗位供给数总体大于求职者人数,求职者找工作相对比较容易。
“然而从实际情况看,有些行业求才若渴,招兵买马难;有些行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出现一岗难求的尴尬局面。”市人力资源市场工作人员说。从各类职业的需求状况来看,第二季度,用人单位对专业技术人员、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和其他人员的需求占总需求的86.64%,占需求比重分别为10.32%、21.89%、42.22%和12.21%。而从求职情况来看,求职人员相对集中的职业是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所占比重分别13.73%、21.52%、30.89%。对比供求状况发现,单位负责人的需求人数131人,求职人数179人,二者比率为0.72,求人倍率最低;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求人倍率最大,达到1.89,其需求人数达到7488人,求职者仅有3763人。
综合统计数据分析,第二季度,我市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八个职业是普工、建筑工、保安、保险业务、装配工、广告设计和餐饮服务;而需求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六个职业分别是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类、驾驶员、行政管理、财会人员、文秘打字、企业管理。不难发现,二季度“蓝领”人才走俏市场,而“白领”缺口相对较小。从各职业的求人倍率来看,当前求职最难的是行政管理,其求人倍率最小,达到0.14,即100个求职者仅有14个岗位;而最容易找到工作的是餐饮服务,求人倍率高达5.78,平均100个求职者有578个岗位“虚位以待”。
报告还显示,第二季度,我市求职人员以新成长失业青年和本市农村人员为主,分别占总求职人数的30.42%、25.18%。由于第二季度大量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求职,在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比最大,达到61.25%,比上季度上升了16.6%。而本市农村人员多数在一季度已选择外出或者就近就业,求职人数比一季度下降6.87%。(储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