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461
  • 回复0

霍山挂龙尖寻庵之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7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雨粘人,让人心生厌恶,然而,雨后的山景,却实在是美不胜收。烟雾缭绕,似梦似幻。请了一天的假,约上群里(群号:209853163)的二三好友,就这样,一行六人踏上了霍山挂龙尖,观云海之行。群主发公告说的是观云海,请原谅我的不解风情,关于云海,关于挂龙尖,真的没有太多的概念。没有目的的旅行,恐怕也是另一种体验吧。
   
  山路蜿蜒曲折,绵延不绝。有几个弯道更是陡中带险,着实考验驾驶员的技术,好在一路有惊无险。“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是下车后的第一个念头。茫茫雾海,还有远处若隐若现的万亩竹林,风声,竹声,声声入耳。
观云海,自然是要去到山顶的地方,一行人稍作休整,带上自己的装备,便开始了今天的山顶之行。我是后来从风中雪的口中才知道,山顶有一庵,唤作白云庵,而我们此行上山的终点,正是这白云庵。这对于我来讲,实在是意外地收获。一直以来,对于佛门之地,都是肃然起敬却又倍感亲切。

    寻庵之路的前半截就是普通的水泥路,路两边挂满了熟透的玉米和南瓜。靠近山的那一边,有一条山涧,山涧里流淌着的是竹根水。空气中混杂着些许的牛粪味,不过很快就被山上的桂花香给掩盖了。水泥路的尽头是一段土路。脚下是刚被雨水洗刷的青草,两手边是山崖,长满了桐油籽和很多不知名的树木。一路上有很多形似木头的石头,究竟是什么质地,也无从考证,或许千年或者万年以前,它也曾经屹立在风雨中,是一颗挺拔的大树。不到二十分钟的路程,来到一片开阔之地,是一条岔道,一条是宽阔的青草之路,另一条则是布满青苔的石阶路。进庙拜佛都是要走石阶的,因为每一步的台阶,都会让你的心思得到沉淀,情绪得到收敛。进庙之心,务必虔诚。

QQ截图20141017145727.png


QQ截图20141017145734.png

石阶的尽头,转弯处,映入眼帘的是破落的红墙和几株参天的古树。关于这几颗古树,还有一段传说。相传大概在明清年间或还早些,这两棵树就死了。的确是死了,不长叶,不发芽,像两棵枯树。就这样过了几百年,到了清末民初年间,当地一个姓陈的秀才来到这个僻静的小庙闭门读书。一天夜里,他在梦中,看见那两棵老树忽然开口说话,它们说,出去游历了几百年,把各处的山水风情都看遍了,现在回家了。  老树开口说话的梦让陈秀才很纳闷。第二天,一大早,他起床后就往两棵树那儿走。来到树下,他惊讶地合不上嘴,那两棵一直光秃秃的枯树竟然一夜间发出了许多的新芽! 两棵千年白果树真的死而复生了。从此,枝繁叶茂。
QQ截图20141017145812.png

门外尽劳人,第二天同事问我下联是什么,我胡乱诌了一句“庵内热茶香”。其实,“庵内热茶香”是白云庵后门的对联,完整的是“庵内热饭茶香”。不知道上下联乃是我此行最大的遗憾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