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是一件真事,霍先生一个朋友这几天在朋友圈募捐,希望大家能救救她老家的表哥。除夕之夜,她表哥在睡梦中被妻子泼了一大盆开水,造成重度烫伤,送到医院虽救回性命,但后期植皮费用需要几十万,家里根本拿不出来。
夫妻本是同林鸟,这么狠心到底什么仇什么怨?警察在调查时发现,起因很简单,妻子讨钱去村里赌博,丈夫不同意,于是酿成惨剧。
在接受讯问时,妻子依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触犯法律,仍愤愤不平于丈夫阻止自己去赌博。
是她天性狠毒,还是一时冲动?夫妻双方在婚前有没有经过充分的相处和了解?事后霍先生得知,她是丈夫花钱从外省农村买来的新娘,之前就见了一面,结婚也不过几个月时间。
原来是一桩买卖的婚姻,夫妻之间没有感情基础,一切只是交易,加上环境、观念、风俗等各种差异,以及双方缺少必要的磨合,冲突无可避免,或许这才是悲剧的根源。
婚姻本该是纯美爱情升华的结果,但在这个物质化的时代,两者的关系日渐疏离,在当下结婚难的大背景下,婚姻越来越多地成为两个人甚至两个家族之间心照不宣或赤裸裸的交易。
霍先生认识的一个女孩与人相亲,第一次见面就和对方讨论到了礼金问题、婚前财产公证、孩子归谁带等诸多细节,她的父母以及身边的朋友没有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反而认为谈得越细越好,这是在争取自己应有的权益。
“很正常,大多数婚姻本来就是交易,而且女方处于弱势,开始不谈好,以后有苦头吃。”她说。
爱情可遇不可求,而结婚是人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当无法经由爱情到达婚姻时,很多人希望谈个好价钱,找个好买家。于情于理来说,这并没什么错,但让人感到心下悲凉,忽然觉得网络神曲《爱情买卖》唱得无比精准:爱情不是你想卖,想买就能卖。
交易不仅仅体现在婚前的谈判,在很多地方的婚礼当中,它的特征被人们刻意放大。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山东西南地区的一些农村用秤来称彩礼,一般3斤3两的百元大钞是10多万,还有“万紫千红一片绿”的讲究,1万张5元钞票加1000张百元大钞,另外随便配几张50元钞票,彩礼至少15万。
而在富庶地区,这种现象就更为夸张。几年前,浙江义乌就曝出一条新闻,男方请18个壮汉挑着888万现金到女方家里提亲,这种土豪作派一时间吸引无数眼球。不过很快又出了升级版,浙江东阳的一场婚礼,礼金是 1080万!
霍先生不知道在这些婚姻之下,还有多少真正的爱情,或许正如那位认识的女孩所说,本来就不过是一场交易。
交易靠的是实力,财力雄厚的人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更有话语权,选择的余地也更大,可以说基本上掌握了择偶的主动权,不怕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对象。比如“国民老公”王思聪,有着首富之子这个身份,不知道多少女孩梦想着嫁给他呢。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过的只是平常百姓的生活,每个地方风俗习惯不同,讲究也有差异,结婚要房要车要彩礼,往往成为人生不能承受之重。
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有各种社会保障,买房买车能按揭贷款,父母亲友再支持一把,咬咬牙还能承受,大不了做几十年房奴车奴卡奴。但是在一些条件落后的农村,收入较低甚至无稳定收入的年轻人想要结婚,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就出现了像开头提到的那种买卖婚姻,穷的地区从更穷的地区买新娘,国内买不到就从国外买。
买卖关系基于利益,这就注定了婚姻基础不稳固,特别是文化差异会带来各种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冲撞。磨合得好,慢慢可以融入当地;磨合得不好,会导致夫妻摩擦和家庭纷争不断,甚至带来犯罪。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越南新娘嫁到福建、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她们中的很多人坦承,在中国可以生活得更好。据媒体调查,自2011年以来,越南新娘的价格从平均三四万一路飙升,目前有些地方已经突破10万。还有网站公然标价,并承诺保质期,如果一年内逃跑将照价赔偿。
这种交易当然不排除会有美满的婚姻,但背后更多的是陷阱和骗局,一些越南新娘被拐卖到中国后又多次转卖,有的甚至主动配合逃跑,以骗取买家的钱财。
就在今年2月,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镇和眉山乡的10多个越南新娘集体失踪,有的甚至已怀有身孕,她们的电话全部打不通,就连当初的媒人也联系不上了。
人财两空还不算最坏的结果,去年3月,广东潮州一个越南新娘为卖掉自己3个月大的双胞胎儿子,竟然伙同老乡掐死了婆婆和丈夫。而嫁到广西凭祥市的一个越南新娘,与他人运输贩卖海洛因时被警方查获,而且这样的案件每年都会发生。
买卖婚姻现象的原因很复杂,霍先生在以前的文章中曾经讨论过,这里不想重述,只想探问它对爱情的伤害。
爱情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跨越语言、国境、时空,让男女沉醉,为人们憧憬,被大家赞美,它最理想的结果是上升为婚姻关系,这也是绝大多数人所追求的。
而当婚姻成了一种买卖,夫妻关系只为完成组建家庭延续血脉的任务,我们又将如何安放爱情?没有了爱情的人生,会是多么的无趣和苍白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