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区建立蓄水池收集雨水,实现二次利用;家里安装节水器具……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形势下,全市居民都在为创建节水型城市出谋划策,让每一滴水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近日,记者分别对18家小区进行调查,发现不少小区住宅内采用的节水措施虽不尽相同,但节水效果却非常明显,有的小区建设的节水系统一年可节水近万立方米。
8月12日,记者在华邦·锦绣华府看到,小区的道路均高于道路两侧的绿化带,道路两侧还铺设鹅卵石。项目工作人员表示,小区内的地面道路都是中间高两边低,同时道路的两侧各设置一条集水渠道和多个集水坑,上面用鹅卵石覆盖,下面有滤网和管道,方便雨水从这些集水渠道汇入单独建设的多个集水池。
由安徽振兴集团开发建设的中央公馆,耗资500余万元,开挖一条人工景观河用来收集雨水,该景观河年收集量约10万吨。“除了地面雨水的收集,空调冷凝水我们也通过多条管道汇入到景观河里。”工作人员介绍说,收集的雨水用于小区绿化灌溉、清洗道路等,让雨水得到二次利用,节约水费15万元。
在上城国际小区,除了推广公用设施的循环用水、景观池收集雨水外,小区还成立节水宣传志愿者队伍,向居民宣传节水知识,巡查小区的违章用水情况。“小区在设计规划时,将雨水排放管道与生活污水排放管道分开,雨水直接排放到雨水收集池和部分排放到景观水系,而生活污水则通过市政管网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该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说。
市城市节水办工作人员介绍,在创建全国节水型城市活动中,各小区都加强透水设施建设,有效吸纳周边雨水,增加地下水补给量,小区停车场铺设透水砖,均能有效促进雨水下渗,减少雨水流失。
除了室外的节水措施外,18个小区住户家中的卫生器具采用的都是节水型产品。凯旋名门小区的物业工作人员还进门入户,向业主推行节水方法:洗过衣服的水用于洗刷拖把、冲马桶等;淘米水先用于洗蔬菜,再冲马桶,或用于浇花;洗脸、洗手的水可以用来洗脚,再用于冲马桶。(记者 刘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