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天涯明月

[车友杂谈] 红旗轿车诞生五十周年 复兴之路还有多远?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旗的换代车型CA774系列

1966年开始生产CA-770,当年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社会动荡,生产受到影响,1967年造反派夺权,1968年党的九大后出现相对稳定局面,轿车厂从1970年恢复考虑CA-770的下一代换型车。1972年正式开始着手设计,命名为CA774。

车身造型保留红旗的风格与元素,沿用770的总成和部件,车身重新设计。原则为:不减小CA770的内部尺寸,进一步提高舒适性。 参考当时世界汽车外观趋势和先进技术,整车布局更加合理,大幅降低车身高度,缩短车身长度,减小风阻系数, 并作承载式车身设计的尝试。

由于文革动乱,原设计科解散后重新组建,设计造型工作是在车身车间临时开辟的一块场地进行,条件相当简陋。CA-774的造型设计主要由贾延良和张祥瑞等人来设计的。
CA-774的造型要比770显得时代特色一点,线条简洁流畅。

顺应潮流的发展,红旗CA774采用方形前灯。头部保持长形,后尾宫灯放倒,成长形灯。但是时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军管会军代表李水清没有认可设计。他对贾延良说:“你怎么设计红旗的?怎么把冰灯放到前面,把解放军的红领章放到车屁股上去了?”

该车型车身高度大幅降低,外形线条简洁流畅。前后车灯,采用了一体化设计。前灯采用矩形灯罩,内嵌两个圆形的反光碗,继承了770的圆形灯的风格,也融入了方型车灯的造型趋势。

压低发动机进气管高度以适应整车布局,采用四挡液力自动变速箱,提高低速动力性。前后轮均采用独立悬挂,子午线轮胎以抗侧倾,采用助力转向,盘式刹车。 车身侧窗采用弧形玻璃降低风阻 采用高强度薄钢板、减小结构件尺寸以减轻车身重量。第一次尝试承载式结构(取消大梁)。

内饰全面采用软化材料,色调以浅暖灰为主,有空间增大感,仪表板、门护板有高级木纹装饰。

[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 于 2008-12-26 17:01 编辑 ]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旗的换代车型CA774第二轮样车

1974年 CA774-2E,重新设计了尾灯和门外手柄,车裙部装饰条减窄,车轮装饰罩重新设计。

依然采用承载式车身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旗的换代车型CA774第二轮样车

前大灯未采用整体设计,灯组由两个圆灯和独立的转向灯组成

尾灯为条形,内嵌抽象的宫灯造型,保留770的尾灯之间的装饰条,牌照位于后保险杠。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旗的换代车型CA774第四轮样车

灯罩内的大灯和雾灯反光碗改为方形的,和灯罩外观更加协调,独立的黄色转向灯单元。尾灯由内嵌抽象扁平宫灯的刹车灯和转向灯组成。保留770两尾灯之间的五条装饰条,“红旗”车标位于正中。

该车型1975完成。

CA774车型从1973年到1979年一共进行了四轮样车的设计工作,主要为贾延良设计。完成了五辆样车的制造(CA774-4E两辆)。现在看来,当时我国设计的CA774在那个年代具有相当的时代特色,迎合了时代潮流。造型完全脱离了CA770格局, ,顺应了国际轿车造型的发展趋势。对比当时国际上的各大汽车生产国的车型,可以说独树一帜,开创了了中国风格。

但是在1976年的道路试验上,发现这个车型最大的缺陷是承载式车身的刚性不足。车身在行使时候容易变形,导致车身内部密封效果不佳。这一缺点不能适应高级轿车的要求。另外,考虑到车身裙部和侧窗的高度比例,使乘客身体暴露面过大,不太安全。

1976年一汽计划和保时捷公司合作,联合开发红旗的新车型,774的设计工作暂时停顿。后因未达成协议,1979年774继续进行下一步开发。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旗的换代车型CA774第五轮样车

CA774-5E的造型工作从1979年开始,重新进行1:1油模模型,然后结构设计、制图、试制样车。样车于1980年8月完成。车型风格和前四轮有较大差异,由程正操刀设计(原设计师贾延良离厂进修)。该车型采用非承载式车身,提高了车身裙部高度,改善覆盖件造型的工艺性。

车身D柱位置重新设计,变化较大,尾部下挫。整车采用了双圆灯、独立转向灯延伸到车身侧面。

尾部设计变化较大,尾灯更为精简,红旗车标位于上部。


个人感觉前四轮样车外观要更加流畅一些,大气,宽大舒适,但不扎眼,很符合国人的欣赏口味,同时也符合国际汽车造型的趋势。第五轮相对来说,风格弱化,略显中庸。

CA774本来一个不错的升级换代产品,却因上级未予重视与投资,设计流产。多年的心血白白流掉。

[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 于 2008-12-26 17:08 编辑 ]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旗CA771的改进车型

1979年,“一汽”还设计出一款为双排座椅,白色车身,型号是CA774C,是在CA771造型上发展起来的。

造型上对上一代车型继承性很强,采用方形大灯显得很新颖。

这个车型不是正式设计的车型,也无正式的车型编号。为两名设计师和车间部分工人自发地合作所生产。采用CA771覆盖件局部切除、添补改变造型。

样车后送北京,无反馈消息。虽然也是774的型号命名,但是造型都和774系列车型没有直接关系。

[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 于 2008-12-26 17:10 编辑 ]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旗CA770W救护车

1980年 红旗CA770W救护车,旅行车式救护车。该车型以770为基础,车身的改制无图纸,设计师在现场和工人一起配合改制车身结构。车身内部设置医务抢救设备,如吊瓶、氧气瓶、心电图机以及一名医务人员使用的临时边座,担架为可折叠式并附出入用的滑轨。

1980年秋样车完成送往北京,被协和医院使用。只生产一辆,现为爱好者收藏。
1.jpg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旗品牌下引进方式开发的中级轿车

1982年一汽开始考虑以引进的方式发展中级轿车。当年尝试以日产280C为基础,采用原车的发动机和底盘,车身略作改动,设计出CA750型轿车。

这次汽车车身造型设计较为正规,共四种方案,并将1:5油泥模型送哈尔滨飞机制造厂的风洞进行了风阻系数对比试验,对车身表面的气流流型观测。由此对各方案进行评定。

此车型只试制一辆样车。

同时开发CA485发动机,3挡液力自动变速箱。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旗CA750的三排座760

CA760是基于CA750的加长车型

1986年5月,一汽将CA760型红旗轿车送给原机械工业部部长沈鸿同志,沈鸿同志非常关心一汽的轿车事业,仔细地把这辆轿车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提出改进意见,并派他的司机专程送到一汽。

他的来信中有一段话令人深思:‘我乘坐着这辆轿车去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前面,停了黑压压的一片外国车,其中只有一辆是国产的,那就是我乘坐的红旗轿车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旗770活动顶检阅车,84年国庆阅兵用车

1983年12月2日,中汽公司下达了生产红旗检阅车的任务,(中汽字908号文),指出这是国庆35周年的第一任务。
1984年5月15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和杨尚昆在南湖宾馆观看了正在试制的红旗检阅车,总书记试乘后高兴的说:“好!可以所生产几辆,要保证质量”

1984年8月25日,该车试制成功,9月5日凌晨运到北京。
该车型中部顶盖可以打开,向后滑动缩入后顶盖内,中部检阅者站立处地板可以升高90-100毫米。

[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 于 2008-12-26 17:21 编辑 ]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